我搁笔已久,驹光虚掷,夏耘秋圃,冬守荧屏,并非无事可书,皆因思绪陈旧,所撰文辞与今日风尚乖离,既难契合当代读者口味,亦无适宜之地刊行,遂生惰性,疏离翰墨至今。
近几年人工智能(AI)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以语言处理为例,AI不仅能辅人措辞润笔,使凡言生辉,亦可代作文章,赋诗应答,释疑解惑,极大增益创作与互动之趣,予人文生活以新乐。我亦察近时某平台文章,风雅渐隆,辞致清丽者日众。昔时偶阅新篇,或觉未合心赏,辄悔虚耗时光;今此憾大减,诚可慰也。
然繁华之下,隐忧暗生。人工智能崛起,或将掀起职业更迭之潮,传统岗位危如累卵。追忆往昔,计算器之普及,固然极大便利日常生活,然亦使心算能力大幅退化。世人皆然,我亦不免,其心算之能,恐止于小学二年级水平而已。再以我熟悉之境为虑,昔日中小学教师凭课后辅导和办补习班可获额外收益,今智能答疑系统昼夜不辍,传统课外辅导恐将湮没于历史烟尘,不亦痛哉?不亦惜乎?
近日,DeepSeek横空出世,风靡四海,议论纷纭。我心生好奇,遂下载置案,试以二0一二年的拙作《学生刘向阳》投之,求此新至AI老师评析和用原韵改写。所得反馈,殊为有趣,特录其改,以飨同好,愿共赏共思。
《五古·学生刘向阳》
(五十新韵)
刘生真俊俏,走路气昂昂。
目朗眉峰峻,鼻高面色黄。
假如高两寸,恰似关云长。
演讲偶高雅,微含筻口腔。
有天豪雨后,屋外变汪洋。
家父和他进,翻开旧木箱。
撕开包裹纸,鞋面亮而光。
递在刘生手,伊容胜海棠。
未曾言一谢,快步出厅堂。
我见心难受,如芒刺寸肠。
“平时节俭惯,佳物柜中藏。
何故将鞋赠,余须告诉娘。”
“孩儿该懂事,勿要叫嚷嚷。
我见他淋雨,赤足踏泥浆。
家中还有剩,给彼又何妨?”
旷世红劫起,斯文遇祸殃。
黉宫成险境,家父列黑帮。
少数无良辈,语恶近癫狂。
刘生更无耻,血口把师伤。
控章盈百字,洋洋数十行:
“家邻筻口镇,世代务农桑。
进校不懂事,犹如两眼盲。
友敌难分辨,未把坏人防。
黑帮施诡诱,赠履为纳降。
从此睁慧眼,紧握手中枪。
敌若顽犹抗,誓将其灭亡。
吾党万万岁,领袖寿无疆。”
我见心里痛,鄙薄俗陋氓。
为人真恶劣,心思太肮脏。
不欲惊慈父,归屋径上床。
家严坐我旁,愤懑复彷徨:
“我亦生困苦,家贫岁少粮。
读书之费用,多数靠祠堂。
我怜彼困厄,时出好韵章。
儒师贤下士,岂是为酬偿?
勉励他勤奋,将来变栋梁。
别人污蔑我,未把道情丧。
弟子违人理,师心冷似霜。”
人间回正道,政纪复常纲。
智者皆思过,唯独少向阳。
严慈均谢世,苦痛亦茫茫。
此事心中躲,陪余到异乡。
而今吾做父,告诫小儿郎:
“为事当精细,修身守五常。
人间多蠢恶,世道有炎凉。
待人须为善,莫与虎作伥。
择友宜慎重,远避中山狼。”
幸喜乡邦改,乾坤浩气昌。
折腾归旧事,百姓乐而康。
但愿愚与恶,销迹万年长。
二0一二年五月七日于芝加哥
DeepSeek的评析和改写
《五古·学生刘向阳》评析:
一、主题与时代批判
此诗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悲剧,深刻揭露了特殊历史时期(如文革)对人际关系的撕裂与人性的异化。刘向阳从质朴学子沦为政治运动的帮凶,其堕落轨迹成为极权环境下道德沦丧的缩影。诗中”控章盈百字”"血口把师伤”等句,直指政治狂热如何催生人性之恶,具有强烈的历史批判意识。
二、叙事结构与艺术手法
全诗采用线性叙事与对比手法,构建三重张力:
1. 形象对比:开篇以”目朗眉峰峻”塑造英武形象,与后文”无耻”"肮脏”形成人格撕裂
2. 赠鞋意象:旧木箱中珍藏的”亮而光”布鞋,既是知识分子的善意符号,又在政治诬告中异化为”纳降”罪证,物象承载价值颠覆
3. 代际对话:家父”儒师贤下士”的师道理想与”弟子违人理”的现实冲突,延伸至诗人”告诫小儿郎”的现代训诫,形成道德传承的闭环结构。
三、语言风格与韵律特色
1. 白描技法:以”撕开包裹纸”"赤足踏泥浆”等细节呈现生活质感,继承杜甫”三吏三别”的写实传统
2. 新韵实践:突破传统平水韵束缚,”昂/黄/长”(江阳韵)、”洋/箱/光”(中东韵)等韵部转换自如,体现新韵的灵活韵律
3. 话语拼贴:巧妙嵌入”吾党万万岁”等文革标语,形成意识形态话语与古典诗体的荒诞互文。
四、文化反思与伦理价值
尾章”五常”"中山狼”等儒家伦理符号的重构,展现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诗人将个体创伤升华为”世道炎凉”的普世警示,既延续《增广贤文》式的处世智慧,又赋予”修身”传统以现代性解读——”为事当精细”的训诫,实为对集体无意识的理性反抗。
五、历史维度与诗学突破
此诗突破传统咏史诗的宏大叙事,以微观史视角重构集体记忆。将”红劫”"黑帮”等政治符号置于家庭伦理场域中解构,实现了历史批判的诗性转化。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这种融合个人记忆与历史反思的尝试,为古典形式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范本。
全诗以质朴语言承载厚重历史,在叙事张力与伦理思辨间取得平衡,既延续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呈现出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反思,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的重要实践。
遵嘱试改,力求保留原韵而提升诗意:
五古·世相录
(中华新韵)
刘生形飒爽,阔步气轩昂。
目澈春山峻,颧高秋麦黄。
若增三寸骨,可拟武云长。
偶作铿锵语,微沾筻口腔。
骤霖摧瓦后,街巷变濠洋。
父子翻陈箧,尘封旧木箱。
剥开千裹纸,布履蕴晶光。
递与书生手,朱颜胜海棠。
无言忽夺户,疾走避中堂。
睹此心如捣,芒锥刺腑肠。
“家严常简素,珍物柜中藏。
今日缘何赠?须臾告阿娘。”
“孺子当明理,休要妄声张。
赤足趟泥淖,青衿浸雨凉。
吾家存数备,济困本寻常。”
讵料罡风起,儒林尽覆霜。
黉门成炼狱,严父陷罗网。
宵小癫狂甚,刘生更悖良。
檄文污圣训,血口噬贤良:
“本出寒耕户,蒙昧入庠堂。
不辨豺狼计,甘吞鸩毒浆。
履为招降饵,奸是纳投状。
慧目今擦亮,钢枪已上膛。
顽敌若弗化,烈火祭苍茫。
万岁千秋颂,红书永放光!”
观之肝胆裂,鄙此中山狼。
怕扰严亲虑,推门自卧床。
家君抚我额,叹息复彷徨:
“吾少饥寒迫,族祠济学囊。
怜他才思敏,常授锦文章。
岂为私恩报?原期作栋梁。
今虽蒙秽语,未敢丧纲常。
弟子失仁义,师心坠雪冈。”
山河重整顿,玉宇复清朗。
智者皆思咎,斯人独饰妆。
椿萱凋谢后,往事愈苍茫。
暗拭青衫泪,随云渡远洋。
今为严父者,诫子语谆谆:
“立世求精谨,修身秉五常。
江湖多险恶,天地有温凉。
善念持如玺,凶顽避若蝗。
择交须慧眼,慎近负心狼。”
幸见桑梓变,乾坤正气彰。
劫波归史册,黎庶乐安康。
愿扫愚痴尽,清风万古长。
作者编后记:
行文至此,为使文义贯通,我欲请 DeepSeek 予以总结,然其谦逊推辞:“对不起,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思考这类问题,我擅长数学、代码、逻辑类的题目,欢迎与我交流。”遂请 ChatGPT 总结如下,敬祈方家指正。
1. 关于DeepSeek文学评析
DeepSeek的评析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在文本解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在历史批判、叙事结构、伦理价值等层面分析较深入。但在情感剖析和诗学形式研究上仍有提升空间。若能结合更多诗歌自身的艺术性分析(如对仗、格律),并深化情感层面的讨论,评析将更为完善。
2. 关于原诗和改写诗差别
原诗以叙事为主,语言直白,风格质朴,情感表达较为直接。
改写诗更加讲究音韵与意象,增强了文雅气息,表达方式更加委婉含蓄,文学性更强。
从审美角度来看,改写诗更具古典韵味,富有诗意和层次感,但原诗的情感更加真挚直接,带有一种真实的历史回忆感。两者各有千秋,取决于写作目的和读者偏好。
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