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外学者

昨天看了一个视频,是一个体制外学者,Gregory Chaitin,名义上他在IBM做软件,业余时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他中学毕业于Bronx Science,他说这是他最美好的时光,15岁就发表了一篇ground breaking的论文。Bronx Science一个中学就出了六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爱因斯坦也是体制外学者,他在1905年那个奇迹年发表了四篇划时代的重要论文,得益于普朗克,不然可能论文都没有办法发表。那时他是瑞士专利局的职员,即便发表了这些论文之后,爱因斯坦也好几年找不到大学教职,他还申请过中学教职那更加没戏。

新冠疫情的短期预测做得最好的是Youyang Gu,是一个独立学者,或者说是一个无业游民,他的预测有广泛报道。新冠疫情的战略预测做得最好的是本人,也是独立学者,媒体不敢报道,杂志不接受投稿,这些战略预测后来都得到证实但于事无补。如果听从我的战略建议,仅美国就可以减少新冠死亡一百万人,避免万亿美元数量级的经济损失。

Chaitin说,学术界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走下坡路了。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他希望欧盟解体,美国解体。欧盟研究经费要写progress report,他的朋友最烦这个。

学术界的publish or perish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领导cannot read,but can count,只知道论文数量,不知道论文质量和内容。有人本来可以发表一篇PR文章,把它分为十篇PRL文章。

在Chaitin眼里,学术界已经僵化,不利于基础科学研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个话题我和一个学长聊过,基本上现在的主流学术研究,在方法和思想上已经固化,基本上靠试验和仪器来寻找结果,缺乏想象力。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09:23:49

说得不好听一点,不需要智商,只需要苦力和先进仪器,按照政治正确的方向写论文,谁都能当PhD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09:24:42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现在的研究高度依赖仪器和资金,就算有思想,在体制外搞出成果的可能性接近于零,爱因斯坦的时代早已过去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09:29:24

这个不是美国,或者欧盟的错,这个是大趋势,换谁都不行,中俄更差,直接就是造假搞假数据,做迎合政治正确的假理论。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09:40:12

比如那个中国那个延迟退休和公积金存量对比变化的研究,获得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就是这种套路。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09:44:03

Chaitin的一个朋友就是先办公司挣钱,然后自己自助搞科研。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solo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0:43:16

可行,但是人的精力有限,等你赚了钱,也搞不动科研了。而且科研烧钱巨大,成效未必能有,老外理想主义的人可能还有,华人绝没有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0:53:04

华人有钱了是留给后代,还有炫富,买房买车买地,周游世界,绝不会投到科研里面去烧钱。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0:54:12

现在出现了一群靠仪器和钱堆出文章的研究者 -杨别青- 给 杨别青 发送悄悄话 杨别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20:36:08

是啊,这还真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 -平等性- 给 平等性 发送悄悄话 平等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09:47: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