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游:西安兵马俑(补记)

本帖于 2024-09-23 07:28:2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kycarrot1 编辑
今年夏天回国游,感想颇多,从看兵马俑开始补记: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里,此话体现的淋漓精致(旅游经济),还要加上,天下挤挤,皆为秦俑来!游客们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淹的几乎只见人头不见俑。我们被人流推着进了一号坑。一号坑大概是230*65 =1万六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与2个足球场的大小,或是1/3的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这个巨大的长方形的地方,中间大部分是围起来放兵马俑,只留下来四边的通道给人看。我想这片地的暑假游人人口密度和出汗率应该是世界之最,可以进吉尼斯纪录。有图记录如下。如果用AI来识辨人脸算这里的人口密度,估计会把那些兵马俑也算进去?
 
不过我们在人流中伴着旅游团导游的此起彼伏的讲解声,五颜六色的团旗,和游人们的喧闹讲话声,总算到了一片人稍微较少的地方,得幸也挤到了栏杆面前,看到了这些让我们千里迢迢不畏酷暑和人挤的俑们。初次亲眼见到这些静静站在那儿的成排结队的神情各异栩栩如生的陶制士兵和马匹,真是有点震撼。似乎可以听到看到2千多年前这个地方一群工匠们日夜辛苦制作, 锤声工具声彼此起伏,和埋葬这些俑的情形。
 
国王陪葬的制度和礼仪从商朝就有记录,到了秦朝算是一个陪葬礼仪的高峰。在诗经的秦风·黄鸟里就有责问秦穆公, 用秦国有名的贤臣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陪葬的: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到了秦始皇算是有点进步,减少了活人陪葬,代之以庞大的兵马俑队伍陪葬。
 
用活人陪葬听起来残忍愚昧,活人为皇帝陪葬的制度到了明朝15世纪中明英宗才正式结束,对于一个君权至上的根深蒂固的文明,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痛苦的改过的过程啊。无独有偶,别的文明比如埃及和有史记录的苏美尔 也有活人陪葬。看来很古老的文化都有这个元素?
 
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从早晨9点多到傍晚6点多)在兵马俑,很热很挤但是还是很开心。总结一下,一号坑是重头戏,二号和三号坑好像还没有开发好,一个一个的俑都塌在一起,还没有被考古和文物恢复人员修复好。至于丽山秦始皇陵,是个巨大无比的公园,有几个景点,比如铜马车博物馆。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看前面兵马俑的坑,没有很多时间看丽山园,所以看了铜马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