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指点,并且专门制图解说。第四字有可能是“胃”字么?“胃宿” 为二十八宿之一,
为西方七宿第三宿。作者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后改名西月,字涵虚,又字团阳,号长乙山人、卷石山人、树下先生。
他给自己起的名字是“李西月”,所以我怀疑是以“胃”字暗指西方。之前我也猜测是“胄”字,如果是“玄胄”就说得通,介胄也说得通。
您指出第二字为“橋”,我没有疑问。但多年来学术界都认为“圓嶠内篇”是李的著作集,以对应明代陆潜虚的著作集“方壶外史”。估计他们认为圓嶠是圆形的山,方壶是指方形的山吧。
作者的别号之一是“树下先生”,那么“圓橋”就比“圓嶠”合理一些。看来我还须去寻找一些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