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为啥要有甄士隐和贾雨村?

来源: 一窗青山 2024-05-26 08:05: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161 bytes)
《红楼梦》开场,我们快速定位第一个故事发生地,东南方—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甄士隐的书房,他放下手中的书伏案小憩。
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两个人谈起一桩千古未闻的奇事,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要追随神瑛侍者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甘露之惠。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正是宝黛的前生。两人提到要交割“蠢物”,甄士隐十分好奇。跑上前答话,先问大题目:怎样才能免沉沦之苦。这就是甄士隐的慧根所在,多数的人不知有沉沦之苦,甚至以此为乐。
一僧一道不肯泄天机,只说到时候别忘了我俩“便可跳出火坑”。甄士隐又打听“蠢物”,两人说他恰好有一面之缘,递给他,甄士隐只看见“通灵宝玉”四个字,就被他们抢走了。跟着他们到个大牌坊前,看到了那副著名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有无又有谁能辨的清呢。甄士隐想跟他们进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就忘掉了大半。
人的经历也如做梦一般,偶然回头,大半都不记得。
说一下葫芦庙。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因庙小所以叫葫芦庙,宋元都用葫芦提指代糊里糊涂,大概取其看不到葫芦里面东西的意思。《红楼梦》里这个葫芦庙,指代的是污浊的世事,贾雨村寄身于此,那个教他胡乱判案的葫芦僧也出自此处。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住在庙旁。俗雅比邻而居,出世入世结伴同行。
甄士隐梦醒后无聊,抱着女儿英莲到门前看过会的热闹,这时那一僧一道走过来。甄士隐忘了做的梦,也不记得他们,把僧人让把英莲舍他的要求当做疯癫举动,错过一次跳出火坑的机会。没亲身经历后面的折磨,都不肯放弃眼前的欢乐。
僧人对着甄士隐念的四句诗,说出了英莲未来的命运。“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甄士隐一片痴心娇生惯养的女儿,后来改名香菱做了薛蟠的妾。元宵佳节之后,就是甄士隐此时美满生活结束的时候。
甄士隐觉得两人大有来历,后悔没细问,正胡思乱想,遇到了贾雨村。
此时的贾雨村,“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上京赶考又没路费,“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他已穷得衣衫褴褛了。
《红楼梦》里为啥要有甄士隐和贾雨村?
除了代表真事隐去和假语村言外,甄士隐和贾雨村都是线索人物。
甄士隐的梦把一僧一道从幻境引入现实,又引出贾雨村、封肃等一干人,他的女儿香菱又引出薛蟠、夏金桂。甄士隐解的《好了歌》给整部书定下了基调。
贾雨村从穷书生到官场小白,被开除公职又起用的过程中搭上贾家,既是贾家繁华的见证人,也是贾府衰亡的帮凶甚至始作俑者。他是黛玉的老师,也是最能清醒认识宝玉的人。虽然散失了后四十回,但贾雨村一定是“反认他乡是故乡”和“乱哄哄你唱罢来我登场”的主角。
甄士隐让人把英莲送到后面,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就把舞台交给了贾雨村,让他接着上演一出风尘怀知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