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聪:全面介绍玉器在东亚的起源和扩散

来源: JustWorld 2024-03-29 20:13: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123 bytes)

经过数十年的挣扎失败之后,大陆学界终于承认非洲古人从欧亚大草原进入东亚。

技术的进步,中国以外的世界已清晰地证明人类祖先起源非洲。

东亚人扩散的标识是石叶技术,小米(粟蜀作物),玉器,EDARV370A基因。

大约4-5万年前,智人从欧亚大草原进入东亚,随后一波又一波从北向南扩散。中国的历史大部分需要重写。 

大约2.1-2.3 万年前,印第安人进入美洲。万年前,粟黍农业从东北开始扩散,形成泛欧亚语系(包括日韩通古斯蒙古突厥语),粟黍农民进入黄河流域形成汉藏语。粟黍农民进入西藏,川滇地区等等。

邓聪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在东亚玉器的起源、早期玉器的制作技术与工艺等研究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

讲座:邓聪:东亚玉玦,万年传承——《玦路难:何以解玦》

讲座伊始,邓老师首先指出玉玦是一类环状有缺口的玉石器,主要是作为一种悬挂在人耳垂穿孔上的装饰物。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玦饰的出现,在人类文化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最新考古显示,玉玦可能有万年的历史,而东亚学术界对玉玦的探索也已超过百年以上,但东亚玉玦研究仍需深入。通过梳理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成果,邓老师向大家激情分享了自己有关东亚玉玦的最新认识。

 

邓老师指出,二十世纪以来东亚玉器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06年—1930年代,东亚地区开始陆续发现新石器时期制玉作坊遗址;第二个阶段为1960—1980年代,学者们开始将聚落考古方法运用到东亚玉器研究之中;第三个阶段为1990年代—至今,是东亚玉器原料及制作技术研究的突破阶段。

之后,邓老师简要介绍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中的三件玉玦。第一、二件均为吕字号,原存放于北京故宫养心殿,入藏清宫的年代有明代晚期和清代早中期两种说法;第三件为藏字号,原存放在景仁宫。从形制来看,邓老师认为这两件玉玦应属于兴隆洼文化以后的产品,使用了线切割技术,即由砂绳从玦口内沿向外沿切割形成玦口,年代大约距今6000-700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玉玦 照片由邓淑苹女士提供,故宫玉玦5009,原始编号吕1655-5-29

邓老师强调,就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看,东亚地区各个国家几乎都出土有玉玦,而这些玉玦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时空方面:玉玦呈现出起源早、延续晚的特征,东亚大陆及岛屿均发现有玉玦;使用者身份方面: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使用玉玦;数量方面:玉玦流行于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是当时数量最多的一类玉器,西周以后大量生产,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绝大多数墓葬均有玉玦出土;使用方法方面:主要用作耳环,可以多件同时使用;社会价值方面:玉玦是当时使用者“高大尚”身份的象征,如兴隆洼文化中美玉多用来制作玉玦,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中价值最高,其他玉器无法比拟;材质方面:玉玦的质地多样,有玛瑙、水晶、石英、凝灰岩等;美观方面:主要挂在耳部,一般对称使用,也有不对称的情况,均具有美感;技术体系方面: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多样,有线切割、轮轴机械穿孔技术等;国际性方面:东亚玉玦起源早、分布广,是具有国际性的一类玉器。

东亚地区出土玦饰分布示意图

随后,邓老师重点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东亚地区玉玦发现与研究的历史。他指出,20世纪初期,东亚沿海地区或岛屿上有较多有关玦饰的考古发现。日本是东亚地区玦饰研究第一处起动的区域,在东亚地区起着开创性的作用。上距吴大澂发表《古玉图考》后的22年(即1911年),大野云外发表了在志摩国发现的“石环”相关资料,是日本出土玦饰的首次报道。1916年京都大学滨田耕作首次提出日本所出石环与中国玦类似的观点。1917年大阪府藤井国府遗址发现的六处墓葬,其头骨两侧均出土玦饰,首次确认东亚地区出土之玦为耳饰。1917年东京帝国大学柴田常惠在《东京人类学杂志》(卷33、号11)发表《玦样の石制品》,指出古代日本发现的玦饰源于中国。从此玦饰的命名被日本学术界普遍接受。1923年鸟居龙藏曾就东亚地区玦饰的分布,讨论了日本、朝鲜半岛及西伯利亚玦饰相互之间的关系。1930年代,藤森荣一《山国饰玉杂记》(1935年)、樋口清之《玦状耳饰考》(1932年)的相关考证,显示了日本考古学在玦饰制作和编年的研究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日本大阪府国府遗址 发现墓葬墓主头骨两侧出土玦饰

中南半岛是东亚地区玦饰研究第二处起动的区域,尤以越南的沿海地区为代表。1990年法国远东学院成立,随之开展了中南半岛考古工作。20世纪初越南中部及北部的瓮棺墓及东山的大型土坑墓群的发掘,系统地揭露了中南半岛较为丰富的玦饰文化。1923年M Labarre发掘了Thanh Due及Phu Khuong两处遗址,1924年H.Parmentier发表是此次调查的结果。其中在数百处瓮棺内,出土大量各式各样的玦饰,如外沿四角、三角凸起的玦饰、圆形或方形的玦饰等。1928年,M.Colani发表了在Ninh Binh省Cho Ganh遗址玉石作坊遗址出土的玉石饰物,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环玦饰物制作过程中石环、芯等资料,是越南玉石作坊研究的重点。1930年代以后,瑞典考古学者0.R.T.Janse在东山遗址中再次发掘出土了东山时期的玦饰。1920至30年代越南东部沿海丰富玦饰的出土,对稍后香港、菲律宾以至台湾地区玦饰的发现,有着重要的启导作用。

1996年邓老师在越南调查Tra?ng Kênh遗迹

邓老师在越南进行考古发掘

越南海防长睛遗址玉作坊出土 软玉环玦制作过程中的环、玦(残)及芯等制品

中国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是东亚地区玦饰研究第三处起动的区域。1930年代以后,香港的新界扫管笏、南丫岛大湾、洪圣爷及大屿山石壁等遗址,都出土了较多的玦饰。1932年韩雷所发表了在扫管笏首次发现的石英环玦饰作坊遗址资料,其中发现用于切割玦口的石刀和夔纹硬陶与玦饰共存。1930年代以后,芬神父在赤柱及南丫岛洪圣爷和大湾等遗址发现多种类型的玦饰,如外沿四角突起玦饰及东湾式玦饰等,还有一些环芯与环接合的资料和切割用的石刀。1935年施戈斐侣在安特生的指导下,在东湾遗址发现了6处墓葬遗迹,其中第1、3和4号墓人头骨近耳侧部分出土玦饰,是继1917年日本国府遗址以后,在东亚大陆上第一次发现了玦是作为耳饰使用的现象。1938年陈公哲在沙岗背、东湾、扫管笏及榕树湾等遗址,发现过大量环玦饰,并初步究明了玦饰制作的相关工序。

香港马湾东湾仔遗址出土玦饰

菲律宾与台湾是东亚地区玦饰研究第四处起动的区域。1930至40年代间菲律宾大学H.0.Beyer氏受到中南半岛、香港及日本玦饰发现的启示,在菲律宾吕宋的八打雁(Batangas)采集过几种不同的玦饰,其中较常见为外沿有角的玦饰。Beyer推测这些玦饰的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铁器时代初期。菲律宾玦饰的科学考古发现,是60年代以后R.B.Fox氏在巴拉望岛Tabon洞穴群的发现。另一方面,日本学者鹿野忠雄于40年代初期综合报道台湾平林遗址发现软玉作坊遗址,又在兰屿、卑南、都峦、火烧岛、圆山及大马邻等地发现了多种的玦饰。 鹿野所发表东南亚地区有角玦饰的分布图, 推测史前时期越南北部和中部沿海、中国南部台湾、香港及菲律宾相互之间,存在过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

台湾卑南遗址出土玦饰

紧接着,邓老师简要介绍了长江及辽河早期玉玦。他认为,从遗址时空的关系、玉器的类型和组合方式以及工艺技术特征考察,东亚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玉器文化,很可能是一元多体,其中以玦饰最为明显。1994年,内蒙古兴隆洼遗址135号墓出土一对大型玉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米,是迄今发现兴隆洼文化玦饰中最宏大的杰作,堪称“玦王”。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六种装饰品包括有璜、玦、管、珠、饼、丸。其中玦饰备受关注,一般为对钻穿孔,玦口是由孔心内沿向外用砂绳切割开口,大约为7000年前的产品。河姆渡第一、三文化层也同样出土玦饰,均为砂绳切割开玦口。从器型来看,河姆渡遗址出土玉珠、管、玦、单孔璜形坠,均可见于兴隆洼文化。这样看来,以河姆渡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玦饰的出现,很可能是在东北玉器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具体表现。

兴隆洼遗址135号墓出土一对玦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器

随后,邓老师讨论了史前玉石器砂绳切割技术。砂绳切割技术是通过线带动解玉砂,以砂与玉的研磨做出精准切割,是中国新石器玉文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往学界主张兴隆洼文化是砂绳切割技术的起源,然而距今8600-9200年(第二期文化的碳14年代)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玉石器上,发现了使用砂绳切割技术的痕迹,将这一制玉技术的出现年代提前至约距今9000年前。从小南山遗址开始,软玉与砂绳切割技术捆绑组合,一直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登上高峰。长江流域下游约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玦状坠饰和玦饰的玦口面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的痕迹。约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砂绳切割技术已普遍使用,达到顶峰,无疑显示了此项攻玉技术强大的生命力。

韩国高山里遗址出土玦饰,同样以砂绳切割技术切割玦口,年代大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俄罗斯沿海州鬼门洞遗址出土玉璧饰与玦饰,亦均使用砂绳切割的技术。迄今,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出土的早期玉器,均使用砂绳切割技术。作为玉文化核心技术的代表,砂绳切割技术已成为东北亚早期玉器研究共同的重要课题。

小南山遗址出土环状饰物上的砂绳切割技术痕迹

日本桑野遗址出土两件玦饰(KW65、66)的玦口使用砂绳切割技术的痕迹

砂绳切割实验

史前东亚玉石器砂绳切割技术分布示意图

邓老师强调,2015年小南山遗址的发现,使得东北亚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器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小南山遗址发掘总面积已逾2000平方米,1991年在小南山山顶暸望塔一处墓葬出土有60多件玉器,2015-2019年该遗址出土的玉石饰有120多件,加上近期发现的玉石饰,该遗址发现的玉石器总数已超过200多件,器类有玦、环、锛、管、珠、扁珠、璧形饰、匕形器及各种坠饰等。以上玉石饰的质地,初步鉴定为软玉的占一半以上,显示了当时社会崇尚软玉的价值观念已经萌芽。其中环玦主要以软玉制作,颜色和体量均超群绝伦。

邓老师现场参观小南山遗址

小南山遗址出土玉玦

紧接着,邓老师对东亚玦饰的源流作了系统分析。据目前考古学资料显示,东亚地区迄今已有超过千处遗址出土玦饰,其发展历程有两大特点:

一、玦饰在中国东北起源后,次第向四周扩散。大致而言,距离东北越远的地方,玦饰出现的年代越晚。8000多年前原生玦饰玉文化在辽海一带已经形成。在距今7000—8000年,玦饰的分布已突破辽海地区,进入河海平原及山东丘陵一带,是东亚最早玦饰的分布圈。距今6000—7000年间,玦饰的次生集团向南已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向北已越过三江平原与俄罗斯滨海地区,又跨过日本海,直接渗透至日本列岛。二、早期玦饰的传播,是玉器组合的扩散。往东北方向,如玉玦、匕形器、弯曲条形器与管珠等是同步扩散,由辽海地区北至三江平原,跨过俄罗斯滨海地区,横渡日本海登陆日本北陆。

接下来,邓老师讨论了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玉文化向日本列岛的传播的具体路线。他认为,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玉文化对日本列岛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路。

北路:自黑龙江中游北上出口,跨海进入库页岛,南下横渡宗谷海峡,登陆北海道道东。近年,邓老师对北海道道东各地石叶镞文化不同遗址出土的玉石饰物,作了较全面的考察,发现距今8000年前的共荣B遗址出土的玦饰玦口,有线切割的制作痕迹,很可能是受到了小南山文化玉石饰的强烈影响。

南路:小南山遗址的玉文化逆行乌苏里江,穿行于完达山与俄锡霍特山脉间,下临乌江源的兴凯湖,出俄罗斯海参崴,完全融入了沿海海洋民族的生活中,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发现的鬼门洞洞穴遗址即是其中代表。沿海渔民一方面受到了黑龙江流域玉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掌握横渡日本海的技术,自俄罗斯彼得大帝湾以至北朝鲜的东北沿海出发,跨日本海在日本本州岛北陆沿海登岸。日本北陆的桑野遗址发现了丰富的软玉玦饰,其中一些白色玉器很可能即是第一代黑龙江流域玉文化进入日本本州岛的遗存,具体器类有玦饰、匕形器、弯曲条形器等。这在玉器工艺学上可以得到证实,如砂绳切割、辘辘、玦口开口、匕形器凹槽的制作及使用痕等方面,显示出两者在制作技术上的渊源关系。

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玉文化 向日本列岛传播的路线

中国兴隆洼遗址、俄罗斯鬼门洞遗址、日本桑野遗址出土玉器

邓老师指出,玉玦传播之路相当复杂,东亚大陆上主要由北而南扩散,海洋上又有南北弧圈海路的渗透。史前环状玉玦的出现,背后有技术的支撑,即与轮轴机械穿孔技术的发明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最广泛,延续时间最久远,制作技术十分复杂。总之,东亚地区出土玉玦,必然是今后东亚玉文化研究重要的课题。

讲座最后,邓老师感叹自己如环如玦的人生经历。他饱含深情地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人生如辘轳,不断回旋转动,无始无终,四十载考古,风尘仆仆。”在四十载的考古生涯之中,邓老师一直专注于东亚玉器研究,始终无悔。

邓老师在海南乐东县采访穿戴金属玦饰的妇女

讲座结束后,王志高教授对邓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他对在座的同学们说:邓老师满怀激情地分享了东亚玉玦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其内容涉及玉玦的起源、分布,不同区域玉玦的特点、加工技术等,尤其是关于玉玦扩散与传播路径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无不显示邓老师玉器研究的国际视野,并希望同学们以邓老师为榜样,放眼国际,打开学术视野,成为一名优秀的考古事业接班人。

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1A0ACXU00

重磅揭秘东亚北部地区人口历史

https://www.anthropol.ac.cn/article/2023/1000-3193/1000-3193-42-03-412.shtml

古基因组揭示史前欧亚大陆现代人复杂遗传历史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9939.html

中华龙文化是如何起源和传承发展的?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271556.html

官方正式确定中华文明起源于红山文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