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说《诗经》: 这民歌很一般哈

本帖于 2023-09-28 18:14:5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一剑无痕 编辑

《诗经》上收集的不仅是民歌,很多还是很一般的民歌。

一剑评《诗经》,有人不高兴。

我发现哈,真正读过《诗经》的人生气不多,比如山水老师,他还鼓励一剑这么搞。

没读过《诗经》的反而生气者很多。为什么?原因就是一剑捅穿了《诗经》神秘的高贵面纱。

当然,一剑不能故意贬低《诗经》中的作品。这些收集到的民歌确实给当时的人一种欢乐。就像唐朝人欣赏诗,李白同学弄一首出来,整个全球中文圈都欢腾起来。

讲个故事。我有个表哥,76年被招进我们那里的纸厂上班。78年日本电影《追捕》上演,表哥至少看了5次以上,有两次是带着我看的。后来他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件风衣,留个大鬓角,穿那个在街上闲逛装拉风。

后来我问他,当时为什么那样。他笑:哎呀,那个时候,做梦都想做一回杜丘或矢村。

古人也一样,一天,一个跳舞的明星(估计长得很美啦),来到小镇上,演出时让我给她配乐,一定让我心里乐开花。

就这么个事,有首当时的陕西民歌被孔子收入《诗经》中。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坛子有不少像小丸子那样认字不多的,我先搞点名词解释。

首先你要理解“只且”的意思,很简单,一个语气感叹词。大家知道文革时期有一种“啊”派诗人吗,对,“只且”和“啊”差不多。 “亲爱的谁谁谁, 啊,我们心中的啥啥啥”,就这个意思。按照当时的陕西古语,你可以这样对古人说:“亲爱的谁谁谁, 只且!心中的啥啥啥,只且!” 

“簧” 和 “翿” 呢,跳舞的道具。就像现在的“竹板”和“丝巾”。 

“由房”和“由敖”呢? 曲子的名字。就像现在的“山丹丹红艳艳”和“春江花月夜”等名曲。

然后你就知道它说什么了,一剑给翻一下:

乐师脸上很阳光,左手拿着竹板,右手给我手势让我奏“山丹丹红艳艳”, 啊, 那个美呀;
乐师脸上乐陶陶,左手拿着丝巾,右手给我手势让我奏“春江花月夜”, 啊, 那个美呀;

呵呵,估计你怀疑我使坏,故意翻译成这样。好吧,网上有个没情调的给出标准翻译:


译文:
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是不是还不如我那个吧。

没比较就没伤害,看看我们现在的歌写得如何:


雪花飘飘 北风萧萧
天地 一片苍茫
一翦寒梅 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 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是不是高下立判了?

 

所有跟帖: 

你评就评,扯前面那些话做甚?还不是你自己生气了不忿儿才出此文。还拿山水兄做挡箭牌,你可真够出息的。 -看客2010- 给 看客2010 发送悄悄话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4:24:36

呵呵,你别多心嘛。我乱说的,开玩笑的~~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8:40:47

诗经“君子陶陶”,应是“一个君子名叫陶陶”,类似“一个女孩名叫婉君”,唱歌嘛。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8:30:45

对了,就是说陶陶三拿着丝巾跳舞,让土豆伴奏一曲“茉莉花”,然后土豆高兴得不行了:啊,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8:42:46

-eciel567- 给 eciel567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8:52:04

这个视频里的,很像陶陶三: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387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9:01:05

很不错啊,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土豆:-)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261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9:20:57

只是羽扇纶巾,安静而美好,右手一招,请一剑起舞而已。一剑在房内转了几圈(由房),感觉遨游了四方(由敖),直呼“太欢乐了”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9:13:12

我也觉得诗经类似中国的民歌, 很多叠字, 我找了一首带叠字的,很有名的“ 康定情歌”, -eciel567- 给 eciel567 发送悄悄话 (246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8:40:53

呵呵,有点那个意思。另一个猜测是当时文字数量匮乏,为了凑数,所以用叠字~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19:04:44

陕北民歌里大量叠字扮可爱,山丹丹,红艳艳。。。 -aluminiums- 给 aluminium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23:52:00

一剑你这回保守了。哪是什么不少象小丸子那样认字不多的根本就是不多。最多再有一个就是我啊我从来都承认。你贴的这个我就认不全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815 bytes) () 09/28/2023 postreply 23:24:12

这话说的非常没文化。不是什么东东都能换算成几块肉~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298 bytes) () 09/29/2023 postreply 06:17:11

你亏我,知道我好脾气,瞎揶揄别人,就容易挨ce,我可不会帮你。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9/2023 postreply 15:01: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