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SARS是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9月间29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超过8千人感染,全球病死率约10%。而第二次SARS从2019年12月至今波及全球,尽管病死率逐渐下降,全球死亡人数可能过千万。
第三次SARS能不能来?何时来?许多人在想:你想、我想,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在想也在做。
从2003年开始,2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野生SARS类的病毒毒株。目前已经找到野生的SARS和SARS2亲戚20多种,还有很多不入流的更远的亲戚。
2013年在云南昆明采集的WIV16病毒与SARS有96.0%的相似度,2013年在云南墨江采集的RaTG13病毒与SARS2有96.2%的相似度,2020年在老挝永珍省采集的BANAL-52病毒与SARS2有96.8%的相似度。
2020年俄罗斯科研人员在黑海地区发现了SARS的远房亲戚:Khosta-1和2型病毒,其与先前在保加利亚和肯尼亚发现的病毒关系很近。
这些天在本城看到“石正丽的更危险毒株致死率90%背后隐藏什么”,“石XX发表冠状病毒的最新研究,挺吓人的。要是出啥纰漏,搞不好比萨斯2.0还厉害”等贴文,确实挺吓人。

不过,下载了此次所涉论文看了看,原来是虚惊一场。阅读或下载论文全文是需要账号的。要是“开放接入”就好了,大家都能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研究,避免误解或以讹传讹。因版权问题,我也无法提供论文或大幅截图,pdf文件上有下载者IP地址。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小鼠适应株的特征》,研究目的是通过小鼠连续-多代感染,观察病毒基因组的突变过程,以建立动物模型来揭示病理机制、识别病毒性疾病遗传依赖性以及测试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以Google:“mouse adapted”(小鼠适应株),就能找到很多类似的研究。
文章署名的前3位林浩枫是硕士研究生,刘美琴和蒋人地是博士研究生,最后2位胡犇和石正丽(通讯作者)是他们的导师。
他们做实验的SHC014病毒是2011年采集的,与SARS1有95.4%的相似度,是比较流行的SARS类病毒。论文中未见“致死率90%”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