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寻陶 -- 芬兰(下)

来源: 陶友天下 2023-09-14 22:55: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862 bytes)

上篇说到:阿拉比亚公司为专业技术的传承与保护,在原有的厂房内成立了艺术部,工作室与艺术家协会,为众多的艺术人才提供了创作空间。艺术家们除了获得宽大的工作室,还可以使用公司的陶瓷窑炉等其它设备,如此的环境使得艺术家们如鱼得水,创作理念和领域也不断变化扩展,艺术生涯甚至出现飞跃,真的是互利双赢呢!

我们今天在爱玛(EMMA)当代艺术博物馆看到了不少“阿拉比亚”公司的展品。据说公司倒闭之后,原来展厅里的东西许多都转到了这里。但因资金与管理上的种种问题,许多藏品尚未获得展出的机会。

这里有Rut Bryk和Tapio Wirkkala的特展,他们是一对在阿拉比亚工作了许多年的顶尖艺术家,也是芬兰现代设计中响当当的人物。这对夫妇各有所长又不拘一格,在陶瓷、玻璃、木雕和金属材料方面都是勇于创新的先锋人物。

以下是Rut Bryk的一些瓷板画,灵感来自民间传说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400

相对于注重陶瓷的Bryk,她的先生Wirkkala更注重于各种不同材料的设计:玻璃,陶瓷,金属,木雕和塑料等都是他的媒介。

也有不少现代年轻艺术家的展品: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芬兰设计博物馆,那里也收藏了许多阿拉比亚陶瓷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 Kaj Franck (也曾经是Arabia的头号设计师)创作的一些系列,从造型到釉色都成了阿拉比亚公司产品的标志,后人可以从这些极具特色的产品中认出来。

Kaj Franck 也是芬兰设计的代表性人物,他的Kilta/iittala tableware是芬兰的热销产品,非常平民化的设计。

一些其它陶瓷展品:

说到北欧肯定会提到它的设计。优雅简朴又极具实用功能的风格,反应在日常生活用品的每一处。创意新颖又先锋的设计理念,每每使人有眼前一亮,或内心一暖的小感动。早在一战之前北欧设计已经展现出了前卫与时尚,二战之后更是蓬勃发展,甚至影响到欧美大陆各国。北欧简约风格的设计摒弃了昔日为皇家贵族所用的繁琐奢华,聚焦寻常百姓日常生活需求。它结合了时尚与人体工程学,并运用大规模生产、包装、运输及低成本优势,使得这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北欧设计也成为广为传播的一种时尚潮流的代名词。

我们在芬兰设计博物馆,看到了众多著名设计师的经典作品。许多如今习以为常的东西,当初大多是因为“过分大胆”而饱受争议。比如这个“K chair”,因为极简的风格和用料曾被称为太过现代,不过设计师Harri Koskinen 因为这个设计得了科隆国际家具展的室内设计大奖。

这个球形座椅,现在的我们已经 “见怪不怪了“吧!当初可是很前卫的哦!

大仓库摆设 (warehouse display)现也已走进寻常人家,一开始人们也觉得难以接受。

从这些摆设中抓到一只可爱的木刻小绵羊。

这个电脑工作椅看着是不是很舒服?放到现在也不够用了吧!

这套餐具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那个时候可是革命性的变化。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对啦,也是Wirkkala 的设计。

这些条纹汗衫,是设计师受到当时美国流行牛仔裤和T恤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简单便宜,无性别限制,人人可穿的日常生活服饰。这种大众化的服饰也体现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曾经在六、七十年代广受欢迎,但后来又被批评为没有个性。看来在大众化与个性化之间要找到平衡也是不容易的。

下面是设计博物馆的一些其他展品。

一些人物雕塑

匆匆结束芬兰的行程,时间太短自然会有不少错过。带着遗憾奔向下一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