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vs多数 -再温电车问题

来源: 2023-08-27 12:25:0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近几年不爱看书的女儿有点开窍,开始阅读书籍,包括伦理哲学方面的。我也跟着她读了一些,由此接触到一些哲学大家有名的哲学难题。其中有电车难题(TrolleyProblem)。它是英国哲学家Philippa Foot 菲利帕·福特在 1967提出的,到现在一直还在引发大家的思考和争论。

出于好奇,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我问了身边20多个人包括小孩,青少年,如我的大叔大妈,电车问题(和原版的电车问题已经稍有不同了):一辆电车开到一个岔路口,刹车失灵,前面有两个轨道,有五个无辜的人绑在其中一条轨道上要自杀;另外一个轨道绑了一个要自杀的人。电车车按照正常路线是要走那个有5个人的轨道。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你有两种选择:

      A 什么也不做,让电车按照正常路线碾压过这五个人。

      B 拉下操纵杆,电车换道,压过另一条轨道上的那个人。

大部分的人(80%)想都没有想就喊出来他们的回答-选择B。我的同事们(大叔们)就都是异口同声的选B。剩下的有拒绝回答的,有说出自己的不安和难为,做了很痛苦的选择。 有几个impressive 的回答:1)既然那五个人都不想活了我还不如一下成全他们,比成全一个功德大。。。,这是第一个念头,所以会选A。但是多想一下,这么多的命在一个轨道上,所以还是选B。2)每天世界有无数的天灾人祸发生,我不想多管闲事,只是做好我的工作所以选A 。 3)这个选择太痛苦,假想这些轨道上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我能做什么,还是救更多的孩子选择比较好,所以选B。 (忘了反问,如果绑在另一个轨道的一个人是最爱的孩子,那怎么选?)。

这个电车问题的最终是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和道义义务主义deontology观点间冲突和平衡。功利主义的原则是在别无其它更好的选择情况下,牺牲少数的生命或利益以赢得大多数的生命或利益是最好的选择和结果。而道义义务主义是即使初衷和结果是好的,但主动导致一个生命死亡是不对的。所以电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道德悖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不好的结果,对错难定。从我的实验样本回答看,大多数人都是受功利主义观念主宰,少数服从多数。在面对痛苦的选择时大家观念相似可能比较少冲突,可是也许应该有更多不同的观念,护卫少数人利益?

这个电车问题在1976提出,9年后美国哲学家Judith J. Thomson托马斯再次引发辩论。这次的版本是刹车实灵的电车只有一个轨道,轨道上有5个人,那时电车正好在你站的天桥经过,你知道如果一个重重的东西挡在电车前,它就会停。正好你旁边有个胖人。C)你可以把那个胖人推下天桥让电车停下,救下那5个人,D)或什么也不做,5个人被压死。这个场景下,托马斯实验的人大多数选择D)。再看C的选择,其结果和1967的版本选B的结果一样:一人死5人活,但这种情况下是救五人的命,和直接残害一命的选择。所以虽然相同的结果,但是达到结果的过程让大家在道德上很难过去。结果和达到结果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一样重要。

电车问题里的让我们道德胶着难定的情况看起来很不可能,可仔细想想其实在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历史的比如最近全家看了Oppenheimer奥佩海默电影,正好再次让我重温二战原子弹的历史。在Truman总统批准使用第一颗原子弹Little Boy在Hiroshima高空引爆,至少80000人口烟飞魂散瞬间从地球消失,然后是第二个在Nagasaki。结果是日本以保留天皇为条件投降。1945年9月2号,日本天皇正式在受降书签字,战争终于结束了。这个不就是电车问题大规模的运用吗?电车在这里就是那个烽火不断导致家破人亡的战争。 看到Oppenheimer去见总统,说他觉得自己手上沾满血,他是在自己的道德底线中挣扎难已!现实的比如遇到孕妇难产, 只能保婴儿或者保妈妈,如果你是医生或婴儿的爸爸孕妇的先生那做什么选择?新冠大疫期间医生面对有限的吸氧机和无数的病人如何选择?以后有可能路上都是无人驾驶车,但遇到紧急路况如何下决定是保护自己车上人的安全还是大多数行人的安全?有可能把道德伦理判断规则编入电脑或人工智能机器程序吗?人类有可能相信机器的伦理意识吗?

再者其实如果真的有如电车问题的紧急问题出现,任何遇到的人根本没有时间权衡思量可以做什么,全凭当时的思维,觉悟 和意念,所谓一念定乾坤。而任何时刻的我们的思维和想法都是平时遇到的观察到读到的人和事,加不断的思考训练而形成的。如电车一样的哲学道德难题看似与我们生活实际很远,可它们正是我们灵魂拷问道德对话思考训练的利器。这样在社会和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和难题出现,我们知道用什么原则如何决策作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