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自江南 | 这个端午节,一起欣赏“光影中的苏州河”

6月10日起,《听江南》节目推出全新板块“美自江南”,从电影、书画、诗词等领域出发,聊一聊江南美的内涵与变迁。本节目由文化人类学博士后 古诗菁撰稿,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 路平主持。
近日,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暨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重回苏州河。本期节目——“光影中的苏州河”,将带您在苏州河的灯光桨影里,看见异彩纷呈的海上风华。我们邀请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和大家聊聊苏州河的蝶变与新生。
她,流淌千年,
孕育出上海的水上贸易网;
她,激荡起了
近代上海工业文明的澎湃浪潮;
她与黄浦江齐名,
被上海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她往日的“工业锈带”正以“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新面貌,向世界讲述着关于艺术、创意和生活的新上海故事。
她,就是苏州河。

6月17日,恰逢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暨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重回苏州河,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您可以去现场为52支国内外高水平龙舟队加油、助威,也可以用耳朵来欣赏“光影里的苏州河”。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苏州河之于上海,犹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它们各自在史海钩沉里倒映着城市的沧桑巨变和华丽转身。
一条苏州河,百年上海滩。“苏州河”原名吴淞江,蜿蜒曲折穿过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乌镇路桥、恒丰路桥……被誉为沪上“清明上河图”。关于苏州河和这些连接她两岸大街小巷的桥的故事日新月异。有一千位漫步者就有一千条苏州河,历史车轮碾压过的卑微与辉煌,岁月时光留下的困惑与成就,为文人墨客、影视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苏州河理所当然成了电影、电视的重要拍摄场地,《上海滩》、《八佰》、《繁花》《三十而已》、《何以笙箫默》等影视剧都曾在此取景。

苏州河畔
苏州河畔最精华的城市景观,在两岸徐徐展开,我们可以在很多影视剧中一睹它的风采。欧式古典建筑林立,砖石路面点缀着鲜花,古典而时尚的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独有的标识。乍浦路桥则受到摄影爱好者青睐,站在桥上东望,视野开阔,外白渡桥、陆家嘴“三件套”等诸多上海地标一览无遗。四川路桥北岸醒目的巴洛克风格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是中国目前仍在使用的规模最大、最早的邮政建筑;旧上海滩犹太商业大亨维克多·沙逊投资建造的“河滨大楼”因为《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等影视剧声名鹊起。有人说漫步苏州河,犹如赴一场流动的盛宴。

河滨大楼
回眸百年,苏州河畔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管虎导演的电影《八佰》里硝烟弥漫、热土燃烧,壮士们孤军奋战、英勇无畏……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里写道:“空气与风里,是稻草气味,工厂纸浆的酸气,苏州河本身的腐烂味道,几种气味时而分开,露出稻田的泥土气。”但偏偏“温良稳重,有一种亲切感”。
一个时代的远去、一个时代的新生,缱绻岁月,静水流深,苏州河典藏着上海滩的潮涨潮落、昼夜轮回,她的历史沉淀在影视艺术家的光影里,化作一首首悠扬的歌曲、一个个凄美的故事和一个特定时代工业城市的缩影。

四行仓库 古诗菁 | 摄
在老一辈上海人的记忆里,即使苏州河上没有了船歌、霓虹遮住了月亮,她依然是挥之不去的城市乡愁。期待王家卫导演的《繁花》光影,视觉感受作家金宇澄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的申城韵味,也许依然是朦胧的景象、绕行的回廊、幽深的巷道、斑驳的墙面,用艺术化的镜头,描述、理解、演绎苏州河新的华章。在艺术创作与现实变迁之间,灯光桨影里,一定能看见苏州河新的蝶变与重生。

花漾十八湾,湾湾有传说!
如今,“艺术、创意、生活”在这里叠加交融,不断向人们释放出感召力与吸引力。可以探访《何以笙箫默》拍摄地,在M50创意园里,追忆工业遗存的花样年华,遇见最有创意的自己;在Island6感受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去全摄影画廊接受艺术的熏陶;在Moreless体悟骨子里的中国;也可在“空中花园”天安千树感触人与自然的和谐。漫步苏河步道欣赏苏河美景,在河边接连开起来的各色咖啡馆里,邂逅知名当代艺术家,乐活体验复古慢生活,领略非遗文化魅力。

天安千树 古诗菁 | 摄
还可以在苏州河的柔波里,聆听上海的脉动。这里曾经“烟火万家,衢市繁盛,人文荟集,风景迷人”。岁月更替,现在她仿佛一个五光十色的时空隧道,各种创意机构里的壁画、装置、互动、灯光艺术、声音艺术、视频艺术等在河道两旁徐徐展开,它们用多元叠加的艺术形态阐释一江一河的传奇故事,赓续百年城市文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光影中的“苏州河”正以新的方式不断建构人们对母亲河的理解与认知,她曾经舟楫辐辏,商民幸赖;如今,华丽转身,尽显海上风华。


何建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上海人之所以称苏州河为“母亲河”,情感所系在于这条发源于太湖、千年蜿蜒流淌的河流,承载了上海1843年开埠时最初的民族工业,包容了百年来人类工业化生产生活行为带来的沉疴,经历了由“工业锈带”蝶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生态修复旅程,成为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间。
黄浦江与苏州河,一江一河滋润养育了被誉为“东方巴黎”“未来纽约”的梦幻之城。既往光影中的苏州河,成为上海人对“母亲河”的温馨记忆;如今水清岸绿的苏州河,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城市场景、人生故事与情感交错,一定会孕育出现代“苏州河”的感人光影。
END
部分图片来源:乐游上海
撰 稿:古诗菁
播 音:路平
制 作:马锐
实习编辑:华玉琪
责 编:袁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