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听一个老前辈说过,他说这是文革后,政府故意引导而为之。德国的哲学和马克斯主义是一脉相承。直接导致独裁。而英国的
哲学容易导致民主。
所以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实际破产的情况下,政府的舆论导向,是大量翻译出版德国哲学作品。
主流舆论引导,在社论,在主流文人的文章中,大量引用德国哲学家的句子。
这样好像你不懂点尼采,康德,都不好意思和人交谈。
连开出租的,都能和你讲两句尼采,叔本华。
当时的长远国策,就是共产主义的马克思破产的情况下,用师弟,民族主义的希特勒代替。那个是全民的哲学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