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贝克莱有感,为什么中国那几十年没有普及英国哲学,反而是德国哲学大行其道

来源: 2023-06-27 19:33:0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英国的经验主义,简明理性;德国的哲学晦涩梦幻。

德国的尼采、海德格尔,导向纳粹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导向共产主义。都是靠的烧脑、煽情

而英国的经验主义,培根、洛克,指导托马斯.杰弗逊的思想,贝克莱、休谟指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思路,操作主义哲学。

“经验”这个词,值得认真对待,不知道谁翻译的,我觉得是个褒义词:“经过(认真)验证”的意思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对贝克莱只有一句简单的介绍,“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康德、黑格尔等人,大概是沾了马克思的光,大量翻译涌入中国。

看了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发现他的“唯心主义”(这个翻译感到不太准确了,现在看他的理论非常接近佛教的“唯识理论”,不是很简单的一时起意随便说说,而是有他一整套理论和逻辑的。加上英国人书写简明的传统(培根的倡导功劳?),所以很值得一看。

我个人初步把西方哲学分类为“性宗”vs "相宗“。牛顿的科学方法归之于“相宗”(研究现象、运动等等),而贝克莱的世界观归之于“性宗”(研究现象的本性是什么)。

要理解西方哲学里正宗的性宗,贝克莱不可绕过。对学佛的人也很有好处。虽然他没有唯识宗的内容全面,但有些地方解释的也非常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