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个婚姻,让我又想到胡适和江冬秀。觉得胡适并不全是迁就,两人有平等的碰撞。而这里的两个人,缺乏的是平等互动,广而言之

本帖于 2023-06-03 19:59:4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freemanli01 编辑
回答: 定风波冯墟2023-06-03 05:01:23

有一种毒害性教育,让人觉得“离开某个东西,你就不完整”。东西可能不一样,但是那个缺陷感是一样的。比如:

  • 离开国家,你就什么都不是。
  • 离开党,你就什么都不是。
  • 离开你的位置,你就什么都不是。如果有位子,你是老虎,失去了位置,直接变大虫。立马就软了。
  • 离开婚姻中的另一方,你就什么都不是,或者最少不完整。人们经常说的:生命完整了。
  • 甚至做科研的,也会有那种,离开你的成果,你就不完整了。
  • 这样的思维灌输多了,人就总是觉得自己不完整。要寻找并依靠一个东西,才能让自己完整。有时候会跳到宗教,有时候跳到别的。(我不是反对宗教,我相信宗教解决非常根本的人生问题。我只是反对错误的宗教认识)
  • 我觉得人生有一个很关键的转换,即:人不需要另外一个人、或什么东西让你“变得”完整、“成为”完整。人人本来都完整,差别只是,有人知道这点,有人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如果有人能帮助你“认识”到“你本来完整”。这个人就是良师益友。
  • 曹,大概就是严重地觉得自己不完整,丢了魂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