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思路。但上层贵族和士大夫掌控文史被破坏就造成文字大大接近后世的文字必须假设上层贵族的文字与民间口语差别很大,难道《尚书》中的各种“誓”、“诰”并非他们的口语?我的意思是《尚书》中的文字应该接近上古口语(注意:文、言的分离发生在汉代,之前没有文言文),古代人识字率低是事实,但贵族对文字的掌控应该只在以文字记录口语的意义上成立。
贵族对文字的掌控是原因?
所有跟帖:
•
文章与口语还是应该有挺大差别的。唯一例外是元朝。元朝的官方文章十分口语化。
-ID的D主-
♂
(0 bytes)
()
05/30/2023 postreply
13:41:17
•
原来的使用者和读者都是上层里的,写的人不想让文章容易读,但总想少写字,可以节省时间少用简帛,同时
-Shubin-
♂
(592 bytes)
()
05/30/2023 postreply
13: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