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礼,名字的学问。

来源: 咲媱 2023-05-19 05:31: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56 bytes)

大家都知道,古人的名字有性,名,字三个部分。

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但是,你看到诸葛亮,该叫他什么,叫名,还是叫他的字?

这里面就牵涉到中华文化的礼仪。叫错了,说明你不知道礼仪,会被人鄙视,甚至得罪人都不知道。

古人的名,通常是自称,诸葛亮给别人说事情,就得这么说:“亮发现,今天天气很好。。。”

而古人的字,通常是同辈的人,特别是朋友,向自己打招呼用的,比如鲁肃见到诸葛亮,就得这么说:“孔明啊,今天天气真好。”

直接叫名字,通常是斥责的时候,比如诸葛亮的岳父,看到黄月英黑了眼圈,脸上有手掌印,就会怒斥诸葛亮:“诸葛亮!月英是怎么一会事,你是不是打她了?"

而如果是平时,则应该是称乎:”贤婿,月英可好?“

心情好一点,也可以尊重诸葛亮,平辈相称:”孔明啊,月英可好?“

如果一个人当了官,那就得称呼官名,除非关系特别好,不能直接叫名字,

见了诸葛亮,就得说:丞相好!除非你和他关系特别好,而且在非正式场合,才能称他的字。孔明。

而在正式公文里面,就要先称爵位,再称姓,再称职位,再称名,这样,诸葛亮就成为武乡侯诸葛丞相亮。

这些礼仪,只有台湾作为中华文化的火种,还部分保持着。

比如称呼蔡英文的正式公文,就称为蔡总统英文。李登辉就是李总统登辉先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这个学问一说我觉得也是无可无不可的事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93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5:56:40

礼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中国没有了,所以做事情看起来不漂亮。仁之不存,而后有义,没有礼,就少了缓冲,古人都说先礼而后兵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04:38

所以才会出现战狼这种怪胎。通过礼,直接几句话,双方的矛盾就可以漂亮的摆开,谈不拢再开打,过程都是非常君子的。少了很多误会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06:17

没有礼,就成了:你瞅啥?瞅你咋滴了?然后就开打了。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08:08

礼当然重要。但是这件事是在双方都认可是礼的情况下,跟道德是一样的必须双方接受同一种道德规范。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不认可普世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09:35

结果就是无端增加无数不必要的冲突,而且一旦冲突,就会迅速升级。因为没有礼这么一个东西缓冲了。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11:28

我再想一下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称谓里的礼的确是小事。真正的RUDE是思路和行为。你看着网上的讨论就知道了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225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8:18:27

你有点不得要点啊。才女的意思是礼能提供消去误会,加深了解的机会,避免因误会的冲突。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10:13:51

你说的对。不过我说这种称谓上的礼虽然重要,但是真正的懂得尊重别人和自尊更重要那个是我见到的华人里缺的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10:40:38

觉得礼是从历史上的习俗总结规范出来的,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尊重的意思。例如《仪礼》里的”士相见礼”: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572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11:24:33

大概是4部分,姓,名,字,号。是有文化或身份的人才需要和使用,底层草民只有姓和名而已。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21:55

草民在古代是不知道礼仪的,是被管理对象,所以就没有字,但是读书人到了成年,是必须有字的。所以叫知书识礼。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25:38

草民里也有知书达礼的,如果读几年私塾,先生就给选“字”,如果拜了道家或佛家的师父,就有“号”。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06:38:07

有通道,非常重要。-:)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9/2023 postreply 16:45:20

这个礼,有用,但不值得拔高到什么文明瑰宝成都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195 bytes) () 05/20/2023 postreply 10:34:11

大概就是行事的民约和习俗。有的高档西餐馆,会要求客人穿正装。但在朋友家BBQ,就没人会穿正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0/2023 postreply 11:13: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