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现在想想,我第一次知道乔治桑,还是上中学时偷偷看我妈在读的她的传记。不过去年我读了一本关于她的

来源: 2023-02-01 06:51:3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historical fiction, 一个感受是可以打破所在社会规则的个体,首要条件还是自身经济能力。比如她是所在时代出版商付费最高的作者。再然后她非常勤奋自律,每天深夜写到清晨,没几个作者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她也是高产作者。而肖邦仅仅是她的生命里的一个插曲。

再然后读完那本后再看了几个当代的访谈,访谈里说当代人之所以知道她,一般是因为她跟肖邦的恋情,而不是因为她的作品。所以我猜想,她的作品还是没有经受住时间的大浪淘沙(肖邦的作品则是大浪淘下来的真金)。

关于当年国内树立的“爱国榜样”,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发现美国长大的孩子们从小受的训练跟我们小时候很不一样。这里非常注重opinion vs. facts. 这些年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