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典型的当年红卫兵斗争哲学的实践者,身边的人都是斗争对象。他是斗到了极致,相当于国与国之间用核武
所有跟帖:
•
呵呵,1966年时赵才10岁,上学的话是小学3年级。如果他当年斗到了极致,恐怕就没有聂元梓、蒯大富的戏了。
-Shubin-
♂
(0 bytes)
()
01/26/2023 postreply
06:51:34
•
那个时候就是人生观定型的时候,俗话说,三岁定百岁,还有一个成语叫青出于蓝,每个人都有他斗到极致的时间点,未必要发生在早期
-咲媱-
♀
(0 bytes)
()
01/26/2023 postreply
06:59:06
•
想了解文革中,城市里小学生是如何 "革命"的,可以看下茶坛里的系列回忆文章,[五七大院]。链接在内。
-Shubin-
♂
(116 bytes)
()
01/26/2023 postreply
07: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