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后一次认真回帖吧,不习惯拉得很长很长很长的贴:

来源: 2023-01-02 11:05:0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末尾我把昨天的再发一次,让今天来的读者不糊涂。

或许是我说的不清楚,我不对“音乐理解”多说什么,各自理解各种演变,没问题,你一句我也一句 即可;我给的那几个维基链接,想说的是这个第2的出处历史,这些音乐都有专门编号名称的……

你转贴的文章中有:

a,《第二号爵士组曲》创作于1938年,正值二战前夕,共由八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组成。……

b,waltz No.2久负盛名,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爵士组曲》中的“第二圆舞曲”,

 

根据我对维基的读解,这些似乎是个错误,也是我昨天 2 后面写“(阅读注解,以及第一个留言)”的原因,昨天的:

1,1938年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ite_for_Jazz_Orchestra_No._2_(Shostakovi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scdue3RMw?

2,1955年的电影《The First Echel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First_Echelon      (注意作曲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U2fy1tCnQ    (阅读注解,以及第一个留言)

3,1956年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ite_for_Variety_Orchestra_(Shostakovich)

 

至于你这次的《在油管找到“Jazz Suites (Full Album)”,这个估计是1938年他创作的爵士组曲,而第二圆舞曲在18:42秒

00:18:42 Suite No. 1 for Variety Orchestra, Op. Posth.: VII. Waltz No. 2

你只要直接搜索“ Suite No. 1 for Variety Orchestra, Op. Posth.: VII. Waltz No. 2”,就会看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ite_for_Variety_Orchestra_(Shostakovich)?

读了就明白了,不是1938……

再次重申我个人的一个不一定错误的观点:简体字文章不转为妙,哪怕是李承鹏的。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个不重要”“那个无所谓”“差不多意思明白就可以了”……而我呢,恰恰认为:各种大大小小的忽悠就是这么来的。

不给你任何笑脸了。

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