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复杂,我一向是认基督教佛教互通的(不解释了),如果仅从事相上说,佛也有牺牲的故事。比如被人刀砍掉四肢而没有嗔恨,当场

来源: freemanli01 2022-11-16 20:08: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2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freemanli01 ] 在 2022-11-16 20:11:1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复活。这是金刚经讲的佛在某世被哥利王肢解的故事。

 

还有,当年(某一前世)佛所在的城池被人攻陷,佛对攻城大王说,你给我一点时间,让城里的人逃走。条件就是我沉到水里,什么时间我从水里浮出,什么时间你可以杀这里还来不及逃走的百姓。

然后佛就沉入水底,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水下的东西上,直到全城百姓都逃走了,也没浮出水面。(最后佛如何,记不得了)

=========

一、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身体

释迦牟尼佛若干世之前,曾是一位在城外山林中修行的行者“忍辱仙人”。一次,国王歌利王率众来此处游玩。一位宫女发现了忍辱仙人,见其仙风道骨,心生好感,上前搭讪,仙人于是应机为宫女说法。

国王见此情景,心生嗔恨,上前问仙人道:“你证得罗汉果位了吗?”。仙人答:“尚未。”。国王又问:“你证得不还果位了吗?”仙人答:“没有”。国王说:“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放纵贪欲烦恼的身来挑逗女人!”仙人答:“我虽然尚未断除贪结,但此刻内心确实没有贪着。”

国王于是起了歹意,他残忍地割掉了仙人的耳朵。仙人颜容不变。群臣见状,纷纷上前劝国王住手,国王不但不听,反而嗔心大炽,他割掉了仙人的鼻子、削下仙人的手臂……直到节节肢解。但血泊之中,仙人面目依旧相好圆满,面色丝毫没有变化。

这时,天降大雨,又飞沙走石,国王吓得大惊失色,狂心顿歇。他扔下了手中刀,匍匐到仙人血淋淋的身躯前请求忏悔和宽恕。仙人说:“我心中既没有嗔恨,同样也没有贪欲”。国王说:“大德,怎么知道您心无嗔恨呢?”。仙人于是作誓愿说:“我如果确实没有嗔恨,请即刻让这身体复原如初。”说罢,身体即刻复原如初。国王于是更觉惭愧、愈发忏悔先前所行,遂皈依仙人学佛。

《金刚经》云:“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正是因为仙人大思想上成就了“无生法忍”,所以才能在怨害面前,成就最高境界的忍辱之行。

所以,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会,无生法忍是仙人早已融入生命的菩萨本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受”和“忍耐”,但却包含了一切意义上的“忍”,成就了圆满的忍力。



作者:思堅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0f38444fbb3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跟帖: 

最重要的区别是,这个牺牲的价值,可以帮助人到什么程度,基督教是信就得救到达彼岸,佛教是信了之后,必须修行,自己到达彼岸。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2 postreply 05:46:28

当然基督教不同派别之间对这个有不同见解。有一派是说信了还要有行为,自己到达,和佛教类似。另外一派就是信了立刻到达,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2 postreply 05:48:17

可能这两派也是共通的,都是说信(佛教也说,信心清净,即见实相,真信就真解脱)。两派的差别大概在于,你怎么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713 bytes) () 11/17/2022 postreply 06:28: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