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荐个《我们的故事》。
新加坡电影,是个系列,有一二三四。讲穷困的一家人,怎么从苦逼过上好日子的,一如整个新加坡。
我们记得1949,新加坡人记得1965。这一年,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被马来西亚踢了出来,独立建国。
生存是个问题。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招娣也被婆家赶出了门。顶着个大肚子,带着三个小女儿,回到乡下,他们叫“甘榜”,投奔娘家。
提着两个箱子走在前面,是七岁的姐姐,叫素婷。电影是从她口述的角度展开的,贯穿始终,从六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初。
算一算,1958年出生的她,到今天也就64岁。我们走廊里64岁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七岁以来的人生、父母、家庭,是不是和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巨变,紧密相连呢?
看完《我们的故事》,会更熟悉新加坡,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一部,六十年代,甘榜时代,只求生存。寄人篱下,受家人排挤,一如新加坡受马来西亚排挤。甘榜拥挤破烂,有火灾、水灾隐患。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华人、马来、印裔三大种族,和谐稳定是个问题。
涉及到1969年新加坡种族骚乱。
最终新加坡混出来了,把往日的艰苦奋斗、求同存异,和谐温馨,叫“甘榜精神”。
三个代表性人物:
阿坤,招娣的弟弟,游手好闲,刻薄。
奥斯曼,马来裔邻居,热情兼逗比。
山姆根,印裔,严肃的政府基层公务员。
四部电影里,都有这哥仨。他们是一代,还有他们二代,即子女的故事。
第二部,七十年代,开始过上好日子。有点像“改革开放”。
新加坡到处搞拆迁,乡下城市化,阿坤一家,最终搬入组屋,过上城里人生活。新加坡七十年代的组屋,已经有电梯。
组屋制度,是新加坡奇迹的一个基石。
第三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加坡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招娣的几个孩子已经长大,读中学和大学。面临全民推行英语、全民兵役制度。
其中一个标志,1980年,以华文教学的新加坡南洋大学关闭,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以英文授课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第四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加坡已经是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发达国家。
标志性事件:1987年,新加坡地铁开通。
时代的机遇,造成贫富分化。像阿坤这样的,没有抓住时代机遇,又对新加坡长期被人民行动党主宰,李光耀当几十年总理不下,和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不满。于是起来组建政党,参加新加坡1988年大选。
可以了解新加坡的政治制度。
受到挫折的阿坤,最终回归家庭的温馨,一个happy ending。终于“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