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孙策传:
初,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帝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策候吏得贡表,以示策。策请贡相见,以责让贡。贡辞无表,策即令武士绞杀之。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雠。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荅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馀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咲媱同学: 三国时期,高级官员家里都有养武士和歌姬习惯。养的这些人都是职业的。像貂蝉,那是从小培养的文艺专才。武士也一样,需要经过长久训练。吴郡太守许贡不会养多杀人啦,顶过几十个。那时候苏州城没多少人,许贡家里的武士和歌姬,老百姓都认识。
养士干什么,就是要对主人效忠。这是职业操守。即使有你所说的江东世家,绝对不能指挥他们。
故事很简单,许贡给上级写述职报告,说了孙策坏话(其实是实话)。报告泄露了,孙策杀了许贡,许贡小儿子和三个门客(养的武士)跑了。孙策在某处狩猎,他们混了进去。如果是孙权,一定时刻和卫兵们在一起,孙策是谁呀,江东小霸王,项羽一样的人物。 落单追野猪常有的事。
那时候孙策围猎,不可能封山。没必要嘛。
孙策大意了。看见那三个人面生,应该别识破。他牛,还上去问他们是谁。
那三人估计想近身杀孙策的,用弓箭刺杀成功率非常低。像孙策这样的将军,射在身上头顶都没用,因为有重甲。想射面部暴露的那一小块地方,太难了。
结果呢,孙策牛B, 追上去射别人。一定是缩短接触距离啦。好,射死一个,别人还击,被射面部了。
所以,孙策死于对自己武功太自信。
我估计咲媱同学听了小丸子太多的深层政府的宣传,杜撰出个江东世家。那时候三国名义上有汉朝皇帝,实际上你如果有武力占个地方,你就可以当那里的官。
孙策打下江东后,自己当会稽太守,并把其它地方的官都封给兄弟朋友:
这段也来自《三国志》:
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紘、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不光如此,这些官员封号还会报告到汉献帝那里,并得到正式授权文书。批不批汉献帝做不了主,听曹操的。
孙策当时还想让汉献帝封他当大司马,曹操不同意,结果没被批准,把孙策气够呛。
几个意思呢,拿文学城举例吧,就是出现一个特殊的局面: 大家随便各处占坛子,占了后给网管写封信说要当斑竹,然后网管就让你当斑竹了。
这么个简单逻辑脉络,哪里有什么深层政府,哪里有什么江东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