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言寿嘛——得道之人已超越时间,问道之人谁关心年纪?
所有跟帖:
•
呵呵,嘴巴讲的再好,普通人也听不明白啥是超越时间。但你要是比汽车跑的快,人家还是服气的。
-Shubin-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7:41:31
•
去问道的人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而且看见是个年轻人都不走,这说明他们不是去看跑步的
-柘东居士-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7:47:12
•
如果已经有一定的修为,恐怕已经过了问道的阶段吧。
-Shubin-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7:54:19
•
不是的——求道的路上有五个阶段:
-柘东居士-
♂
(266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03:38
•
这个是佛家的吧? 道家的大概是闻道,学道,悟道,修道,证道。未悟全的也可以下手修,边修边悟。
-Shubin-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08:11
•
咱俩说的是一样的,用词不同而已。见(悟)道之前的修不足论也
-柘东居士-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17:40
•
对我来说,如果见道之前不下功夫去学,悟,修,估计永远也没机会见道。就好比爬山,都知道爬过最艰险的
-Shubin-
♂
(12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26:48
•
我也听说,见道是一个关键台阶。之前叫修炼(还不明白关键),之后才是真正的修。
-freemanli01-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31:04
•
没明白关键,也可以修。古代有些人是文盲,老师教1步,他修1步,不修如何见道?有文化的可以做私淑弟子,靠看书来修和悟。
-Shubin-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8:47:02
•
可以修。只是专业人士把不同程度分的更细,前一阶段叫做练,见道之后叫做修。统称修炼也可以。其中涉及用心方式,比如“不用意”
-freemanli01-
♂
(53 bytes)
()
09/18/2022 postreply
03:04:13
•
觉得各家各派,甚至各位祖师在用词上都可能不同,但是路程都差不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走前面的999里,就到不了目的地。
-Shubin-
♂
(0 bytes)
()
09/18/2022 postreply
06:43:42
•
本来专业人士,应该是这个态度,而且还要有能力支撑。要有能力穿越年龄,直奔主题。不是先看谁的脸上有多少风霜。:)
-freemanli01-
♂
(0 bytes)
()
09/17/2022 postreply
17: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