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呢,我是从他们的模式中看到一种”坚强与忠诚“,当然一定会有人不认同的……联想到的就是汪精卫夫妻,维基上一段:
“1950年春,中國共產黨於上海提籃橋監獄召開大會要陳璧君當眾「悔過」,陳璧君則如是辯解:「如其中共與蘇聯友好,是為了國家的前途,那末,在當年抗戰形勢不利於我的情況下,汪先生的離渝與日人周旋,彼此又何能分其涇渭?假如說中共政權的建立,是為了為人民服務,那汪先生才是真為淪陷區哀哀無告的人民服務。我是最知道汪先生的人,我有為汪先生表明其心跡的責任。」”
好像何香凝宋庆龄都去劝她”悔过“,陈不从。令我佩服!!
还有一个就是《霍乱中的爱情》的男女主角啦……
还有呢,这第3篇,一改多瑙以前的风格,可能是受所读那几部书的影响吧,最后几段文字有“文学加工”的痕迹……估计原作者们对贝当有相当的同情心或理解或愤愤不平的感觉,我也是……
最后,得谢谢多瑙,我的一句话让多瑙写了这三篇;那个pp呢,他有一手资料,我建议他写”维希80人“,他就是不理,看来只能让糯米去多踢踢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