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能明白土豆说的,也明白你说的

本帖于 2022-08-07 21:28:47 时间, 由版主 donau 编辑

正好刚跟朋友聊到赛珍珠,说起来她的大地获奖原因是,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应该不是原话,我隐约记得的)。

文学作品,一般是通过记叙和描绘的手段,达到叙事抒情的目的。作为作者,是表达自己的经历感受想象,传达信息。作为读者,是跟着作者给的看不见的路往前走,感受那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经历或者自己不能(也许还没来得及)用文字语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所谓的共鸣。就举莫言的例子,我记得他的获奖作品是蛙(那个我没看过啊),看介绍是讲计划生育的。有多少人有机会真正接触计划生育?接触到的,有多少人能清楚明白地讲出来?所以需要文学作品这种媒介,人物名字可能是编的或者是多个人物特征的综合,故事情节应该是真实发生的,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由他讲出来,从浅了说是介绍,往深了说是记录历史。所以我们有时候说到什么细节,会说,XX电影是这么演的。都是一个原因。

土豆我想主要是回应我说的浅和浮的文字还有硬编造的故事。至于文字,我一直说文字是有重量有感情的,不是冷冰冰的,就是你说的不仅emotional,还要truth。这两点里,我以为truth分量更重一点,emotional更难一点。而目前中文环境里,做的好的都少之又少。我前一段因为一个小事故,大致翻了一下当下我能找着的所谓最流行的网文(长短篇都有)——你别笑,我认为这就足够足够了。为什么乒乓求中国好?因为群众基础好。什么是群众基础,就是你从大街上拉一个人基本就能打两拍子。文字水平或者说文学水平我认为是一样的,也就是大部分人看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基本代表了目前一个文字的文学水平。我看完的结论呢,仅就文学作品来说,老实说,很差。绝对不如我20年前出国的时候。有好的,太少了,而且作者水平不稳定。

当然这和大环境有关,就不多讨论了。我别的本事没有,文字鉴赏力还是有一点点的,基本莫言他们那一代作家的作品,2002年以前的,我没有一个没看过的,这个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吹牛,因为图书馆都有。

另外你提到的尝试,这个绝对对,但是都是原地尝试。也就是你写一个故事会,我再写一个故事会。你写一个中学生作文,我再写一个中学生作文,这种尝试,在我看来,意义不是很大。原因呢,我想是大部分作者阅读量不够,所以起点比较低(天分我就不说了,那个我真是一眼看得出来)。结果呢,就是原地踏步。

不过写东西这件事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自娱自乐,所以问题不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