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像是把理论认知和理论运用搞混了

来源: 2022-05-03 12:34: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纯理论的科学和哲学接近,这个我觉得不需要讨论。大家搞混淆的是科学的运用(工科)和科学本身(理科)。

现代科学的应用的出发点,是搞清楚了认知以后,就认为可以复制,这是工程师的问题。但是其实所有的科学实验,只有一部分可以复制,一部分不能复制。现象可以复制,但是细节不会重复。比如苹果落地这个现象是个认知(理),它基于万有引力。这个现象可以预测和复制,但是砸了木头还是小丸子还是牛顿的细节不见得能够重复(小k做了个弹弓,专门打牛顿)。

同理现代人碰到的都是工程的产物,不是直接的科学产物。医学也好,工程也好,大数据也好,目标是大的现象的重复,但是对100%的概率是完全不追求的。现在工程发展到一个地步,甚至对机理也可以不求甚解。现在很热的机器学习就是最完美的不求甚解,只看关联的诠释。

最成功的第一例的古老的大数据科学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天要下雨,有99.9%的概率。谁靠那0.1%的概率来做决定把喷水系统打开,那不就是自己下雨,脑子 进 水了吗。。工程也可以来人工造雨。但是复制的是一个抽象的现象,而不是事实本身。下一次造雨和这一次,下了多少水量,就是完全不可以重复的。

部分重复就是我说的目前(也许也是未来的)科学实验的局限。反科学的人就总是不看现象的本质,只究细节的差失。比如打疫苗谁谁得新冠了,谁谁 后 遗 症了。科学的本质在这里是抗原诱导有效的自身抗体。医药工程做不到人人结果重复高度一致, 就被人当成疫苗无用论。

然后一般的人更不会看到概率这个完美嫁接工程和科学的桥梁。这个说起来更玄了,只有巴菲特是个概率大高手,可是人家其实是个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