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写得很好看,佛教我补充一下理解。世界上的事儿就是两个:我和外物。科学研究外物,宗教认识自我。就是:我vs我所

本帖于 2022-04-18 16:26:5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freemanli01 编辑
回答: 揭开赛先生的面罩(二)悟空孙2022-04-18 10:58:38

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只能统一外物的四种形式。但是不能统一主观和客观。

如果再深究,“我和外物”也可以统一。如何统一?就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只是,这不是思想可以把握。佛教说的“不可思议”,本意就是不可以靠思考来议论。必须靠各人实证才能真实了解。

当前科学的方法,研究外物非常有效。这个有效也是有有效范围的,那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现象。为什么?这就是佛教说的“共业”,大家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心理特征(或者说心里迷惑),大家迷到一块了。就像色弱患者,都把黄看成绿了。才会降生在同样的世界。

如果摆脱了这个共通的共业,得到解脱了。物理规律就可以被突破。在另外维度的世界、比如佛教说的色界、无色界,就不是这个世界的规律。

相比于“科学研究外物”,宗教(特别是佛教)就是研究“我”,耶稣也是强调要研究你的魂高于研究世界。他说即使得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失去了你的魂,又有什么益处?

佛教对事情的基本分类就是:我 vs 我所。

研究“我”,可以解决生死问题;研究“我所”(也就是外物现象),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宗教应该不是反对赚钱,而是说不能死了还给世界数钱,就不划算了。

科学发展给人带来的便利,确实是让人惊叹,但另一方面人们常常感叹失去自我。自我和外物的平衡,不但对个人是个问题,对社会也是个难题。

但是研究“我”太难,“认识自我”不像“认识外物”那样容易传递,“对外物的认识”可以传递,“对自己的认识”不好传递。我有一个东西,可以转授给你,但是“我对自己的认识”不能转变成“你对自己的认识”。

=========

根本上,如果要统一宗教和科学,那最后还是要通过宗教,科学只是方便台阶。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看见的,要知道“我怎么看见”才能真正知道“我看见的是什么”。这必定是从研究我开始,更准确地说,是观察我,如实知见。这其实就是佛教的路。不过这个路比科学要难。

现代生理学研究“我怎么看见,看见的究竟是什么”的方法,本质上都是研究外物,而不是研究“我”,那个电信号刺激追踪方法,都是研究外物。现代科学观察的方法,都是“观察外物”的方法,不是“观察我”的方法。所以这条路、这个方向,应该说找不到究竟答案。

所有跟帖: 

谢谢补充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8/2022 postreply 20:30: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