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具行法师的故事。后来确实有点放松了,虽然还是一直跟着师父,但多少变成了例行的,而不是原来要生要死的那种投入程度

来源: 2022-04-06 10:53:5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自己也分析几个原因,可能跟开始发心和自我的短板有关。好像一个人有个愿望,都会实现,但是如果愿望不是直了解脱,那中间就会有平台。到了一个平台,就会停下来,然后要建立新的目标,和动力。(类似有些人的目标如果仅仅是上大学,那他上了大学后就多少会失去目标,必须从新设定目标;如果他从开始就盯着世界级目标,那上了大学就不会松懈)。

我原来只想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什么决定的,我能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到底什么是我的心,所以到了一个平台,做到了,就有点失去进一步的目标了。然后加上有些无法理解消化那些实验结果,也产生迷惑。是有很多伴随的结果的,比如当时的记忆力一下子消失了,看东西可以懂,但怎么都记不到心里,类似把钢笔水滴到泉眼上,一下子就冲的无影无踪了。迷迷糊糊的。

最近几年一个是原来的生活把人拉回来,想看看“原来的生活”到底怎么回事,一看又是好多年;

另一个也是要建立新目标的过程,比如摆脱五蕴其中之一就是色蕴。人和身体如何分离等等,可能是闻思修的另一个cycle。很多人心里都有寻求究竟真理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太抽象,修行上必须有相对更具体的目标才能有用力的地方,否则用不上劲。

听一个指导我的师兄讲,人不一样,有些人用一个法门就可以直接修到解脱,甚至更高;有些人中间会换方法。

这个“融入一举一动”就是我面对的课题,可能出家人比较容易,我原来是彻底不工作时可以做到,但是一旦工作,就会忘掉。我这几年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念佛(想念)和工作本来应该是两个层面可以立体共存的,但是需要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