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之视频与音频

《探清水河》

从“窑调”到众人齐唱的现代歌

A 《探清水河》之视频与音频

很久以前,听了几段郭德纲的相声,感觉就是正如那句话所讲:相声界,没有郭德纲早就黄了;有了郭德纲,则更黄了。

新冠期间不知哪根筋搭上了,又打开了油管上众多的德云社相声,还有众多所谓粉丝们制作的宣传节目,虽然对郭德纲还是称不上喜欢,但改变了我很多以前固有的“高雅”的观点,开始渐渐理解并支持郭德纲他们了。

原因有三,一是听了一些介绍郭德纲经历的节目,非常感慨他当年几进几出北京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第二个原因是听了几个介绍他众徒弟的节目,特别是现在的大红人岳云鹏,这位出生于河南的80后小伙子,13岁那年,因交不起68元学费而辍学,孤身一人来到了繁华的北京城……作为大城市上海北京出生的人,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八九十年代的共和国还会有人因这点学费而上不起学?相比较那些被体制接纳的文艺圈人士,我更加佩服起郭德纲,佩服他能接纳这些孩子,另外也佩服他养人养心的这些手法,正统体制内的文艺圈里似乎还没有他这种人。

原因之三,就是“歌曲”《探清水河》的走红,也是今天想说的主题。为什么在歌曲上打双引号呢?来,我找了几个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首先来一个如今被唱红的版本,也就是郭德纲徒弟张云雷的演绎版,吉他伴奏,深情款款,唱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如何,想象得出吗?名星个人演唱会中常见的荧光棒被带进了相声剧场,一个相声专场活生生地演变成了台上台下齐唱的流行歌专场。如今,除了张云雷的“原唱版”,油管上还可以看到其他明星的传唱版本,还有被编排成各式舞蹈甚至广场舞的。

再听听张云雷师傅郭德纲当初挖掘开发出来的版本,最早好像是2013年,三弦伴奏,激昂有力,其表现手法有浓重的曲艺京腔味儿,老郭在介绍此曲时用了“北京小曲”一词。

      

师徒两个版本,差异一目了然,据说喜欢老郭铿锵老味儿的人不会喜欢张云雷的,喜欢张云雷慢速荧光棒版本的也听不惯老郭的。想想这个“歌”的演变过程,从郭德纲改编整理推出此“小曲儿”,再到几年后由徒弟演绎并推动观众一起热唱的流行歌……怎能不让我去支持郭德纲德云社这类“非正统”的曲艺剧团呢?

听了上面那两个现代艺人演唱的版本,有多少朋友会想到,我们的红色电影中也曾用过这个《探清水河》,不过哼唱者是黑道土匪,类别是二人转。请看,2014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张涵予饰)的唱段,枪声伴奏,匪气爆棚。

      

                    58:00——58:45

在马未都与郭德纲老搭档于谦的一档节目中,马说自己听到德刚云雷的《探清水河》时,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听过这曲调。那是60年代,当时他在北京温泉地区插队,当地农民常哼唱这小曲儿,不过那时老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有名有姓有历史的“传统曲艺”,只以为是当地农民随口哼哼的小调。我们再看一个1960年版的吧,红色经典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王润身饰)的唱段,也属于二人转。

     

                  47:50——48:35

历史再往前推,视频是找不到了,不过找到个现存最早的录音资料,据说是30年代民国时期录制的唱片,演唱者郭筱霞是解放前北京的著名曲艺演员。如果说郭德纲的演绎透着一种捶胸顿足、从暴怒到懊恼的男主视角,郭筱霞的演绎则让我感受到底层社会女性的辛酸与不幸,无奈与无助。这个音频资料保存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记忆网站中,请点击一下吧,也为这个“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北京记忆”库的资料汇集工作点个赞:《探清水河》30年代唱片(恰恰是这个老版本,也是我找到的唯一唱了“四更”的版本)。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回再简单讲讲《探清水河》词文字的演变吧,其实也没什么好多讲的,这原词儿毕竟是被很多人称为“窑调”,不好贴啊,而且现存最早的印刷稿不在北京,也不在中国了。

      

 

B 《探清水河》之曲词文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不会唱歌还不会听歌吗 :)) 另一篇 B 《探清水河》之曲词文字,太枯燥,就不贴过来了。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09:50:42

这么多版本。没有我听过的网友唱的好:) -未完的歌- 给 未完的歌 发送悄悄话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页 (12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0:17:40

听了,马上点赞了,这位 useridtaken 太厉害了;你怎么涉足那么多坛啊,也佩服。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2:37:44

四处溜达便可遇各地灵气精华。。 -未完的歌- 给 未完的歌 发送悄悄话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5:16:45

叫个好,郭德纲的底蕴很深的~~~师徒的版本各有优点~~~30年代的唱片想要点赞,还要注册,就放弃了~~~汗一下~~~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0:31:13

30年代的那位,直接让我感到艺人境况的那种辛酸啊,(不知该怎么说了)……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2:42:31

我还真没听过郭德纲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122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2:53:27

那我比较喜欢下边德刚那个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00:19

在想啊,大牌中学的京妞多瑙,提着搪瓷饭碗去食堂,一路哼着小曲《探清水河》的样子…………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38:59

不提这茬了啊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49:43

其实我以前也不听郭德纲,新冠时期,为了让自己多笑笑才听他的,然后就写了两篇《探清水河》,主要是词本子都收藏在日本的原因。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40:19

我可不是故意不听啊是真不知道原来知道的时候他已经被当三俗反了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49:16

不是贴主唱的? 那还费事点开视频干嘛?王润身是早期国内"me too"的当事人,因为男女关系而被打入18层地狱。 -灵动的双子- 给 灵动的双子 发送悄悄话 灵动的双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04:37

我开口一抖嗓子,全城会崩溃的,我已经太严肃了,不能再吓人了 。读一郎和双子的互动,感觉双子对老一辈演艺圈很熟啊。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3:32:37

嗨,我只不过是爱八卦而已。 -灵动的双子- 给 灵动的双子 发送悄悄话 灵动的双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59:08

词曲俱佳,就是有点悲哀,土豆不如唱《张生闹五更》。 -陶陶三- 给 陶陶三 发送悄悄话 陶陶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00:42

哈哈,我倒是觉得三哥可以清唱一段这个探清水河,最好带些匪气或流氓腔的, :))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26:26

老郭团队和本山大叔的弟子一个路子,来自草根,接着地气,与科班出身的不是一路子,完全不知道这歌的渊源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107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20:57

“完全不知道这歌的渊源”,现存最早的词本,一个在早稻田大学一个在东京大学,都是民俗学类;可惜,郭德纲一开口就挨中国教授批 -土豆-禾苗- 给 土豆-禾苗 发送悄悄话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31:11

民俗风情是文化啊,我不是缺课了嘛,教授是跟D的基调走的,哪天如果D要捧老郭,教授会紧跟节奏的。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4/2022 postreply 14:36: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