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造”这回事也没有“消失”这回事。看清逻辑合理性本身就是思想理智定义出来的幻觉》

来源: 当下是谜 2022-01-30 17:02: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2363 bytes)
 
 
【问】:山,海,树,马路,汽车,天、地,日月星辰,这一切都不在外面,是头脑里的一个画面,外面跟本没有一个世界,跟本没有外面,一切都在自己的头脑里,是错觉以为外面有个世界,我们看到一切都在自己里面。天哪!!!我这样是明白了吗?请先生评论一下
 
【答】:不是“头脑”里面的,因为“头脑”这个印象本身也是画面而已。不要认为“头脑”在画面之外,这里根本没有实在的“头脑”,‘头脑’和‘世界’一样是意识效应印象的一部分。昨晚梦中也看似有“梦头脑”的,现在这个“梦里的头脑”去哪里了?哪里都没有去,根本不真发生过。可以说一切都是自己(里面),但不要认为自己就是“头脑的自己”。自己不是“人的自己”,不是“头脑的自己”, 无法定义的无限自己,这自己不是东西的自己,不是情况的自己,可以暂时理解为无限能量的自己,然后最后超越“能量”这样的定义。
 
【问】:先生,我被这个震到了,呆了,是这样吗?原来只有自己,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在自己里,根本没有一个外面,正在给你写字的这个人,也在自己里,是自己创造了自己,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这个世界还有先生。
 
【答】:对!这个看法就对了。一切都是自己。但自己到底是什么?无限的无法定义。任何定义都是抽象片面的。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上面提到的逻辑:“自己创造了自己,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这个世界还有先生”。不是这样的,自己没有创造自己,“创造”是思想理智定义出来的幻觉概念逻辑。这看似的“宇宙万物”仅仅是*看似*的样子,不是被创造出来的独立的实在的东西或情况。自己没有创造其它情况或东西出来,从来没有创造这回事,自己就是自己,不变。就像你昨晚做梦了,梦见了梦里的很多东西和梦里的宇宙世界,但梦里的一切都是空性的意识印象,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东西,物体,故事,情况。“创造”这个概念就是典型的思想理智定义出来的幻觉概念。同样的,“消失”这个概念也是幻觉概念。
 
【问】:我大致上,都在愉悦的感觉,就算是一个人。 意识是来来去去。这愉悦的感觉,需要放掉吗。
 
【答】:愉快就是愉快,为什么不可以呢?愉快就是一种感觉而已。但有一种比感觉上的愉快要无条件的放松安全,这就是“明白自己”。
 
有一种绝对无条件的OK,愉快OK,不愉快也OK,高兴OK,不高兴也OK,这样OK,那样也OK,没有一种情况不OK,这就是超越好对立与不好的甜蜜了。这是一种发现,发现在一切看似的好和不好的同时有无条件的OK,发现在看似的“不OK”的同时是OK的,这就是无限微妙的微妙了,只有你自己才能发现这样的微妙,别人无法帮你的。不是放弃任何情况,不是要改正任何情况,而是“看着”它们,发现它们表面看似不同,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大相同。发现了这个秘密,就等于发现了无限微妙的微妙了。
 
【问】:灵修常常有一句“先懂得爱自己,才可能爱别人”,如何爱自己?
 
【答】:“爱自己” == 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发现了就是爱了。而不是作为某个人去爱其他人这样的肤浅的爱。真正的爱是没有方向性的,因为一切皆自己。如果认为这边是“自己”,那边是“别人”,需要让这边的自己去爱那边的别人,这样的爱是幻觉上的一方爱另一方的有方向性的爱,这是是梦里面的“爱”,有方向性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概念,条件变化了爱就没有了,不是我真正的爱。就算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那些看似的海誓山盟的爱都是建立在条件上面的“爱”。真正的爱就是发现一切皆自己,这是绝对没有条件的。
 
【问】:无限能量......, 其实是没有感觉吗?
 
【答】:有感受,“感受”是无限能量流动的效应,并非是“某个人”在感受。感受的效应就是THAT的效应,不是幻觉。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些感受是出自于“某个人我”,这样就故事化了,把纯粹的感受抽象片面解释为“好感受”对立与“坏感受”了。
 
【问】:如果喜悦,恨,爱,悲,都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如果 TA只是银幕?
 
【答】:喜悦,恨,爱,悲是什么?它们都是思想理智效应(MIND)取出来的名称,其实,喜悦,恨,爱,悲不真是“喜悦,恨,爱,悲”这些定义,而是无限的TA。所以,这些“喜悦,恨,爱,悲”的概念定义都是空性的。这就是无法定义的能量流动,只不过是想理智(MIND)附加上了故事概念了,依附于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排斥其他感受,在概念定义中流转,把不是痛苦的纯粹能量流解释为甜酸苦辣的附有个体利益的逻辑了。
 
【问】: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您說過練習的目的是让你发现根本不需要练习,它已经和你同在了,根本没有‘你’,只有它。練習的目的是让你发现没有一个‘我’需要做什么。当没有了‘你’或‘我’,只有它在。
 
【答】:在没有领悟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有“我这个人在修行”的感觉,直到敏感度越来越高了,这就不是“我”了,这就不是“修行”了,这就是无限能量的自发自动了。不要急,一开始可以沿着“我在修行”这样的逻辑去品味,慢慢的味道会变的。到底变成怎样你自己会知道的。
 
【问】:我認同您的這個說法,但是我還是體會修跟不修,練跟不練,從領悟的過程看還是不一樣的,想問您,開悟跟沒開悟有什麼標準判定? 另一個問題是:一個修行者說的滿口都是上師的話,而上師的話是自己証得的,當然我說的上師是像您這樣實證得道的覺悟者,學生說著同樣的話但也許並沒有自己証得,究竟怎麼樣才算自己証得呢?是不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而不是抄老師作業才可以?
【答】:看似一开始有一个“醒悟”的目的,但随着品味进行,某刻会发现根本没有“我这个人“在,还有谁需要醒悟呢?但现在你还感觉到强烈的“自我属性幻觉“,就不要停止修行。修行不是需要停止的,而是在品味的过程中,某刻就找不到那个主角的欲望了,那么,这就不是”修行“了,而是能量自由自发自动的畅游了。
 
你上面问到:想問您,開悟跟沒開悟有什麼標準判定?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幻觉的主角需要知道,就像梦我要问万一梦境结束了我会怎样?这就是笑话了,梦我根本就不是实在的,梦境结束不会怎样,因为本来就是空性的角色会能怎样呢?所以,没有属于“你”的开悟,因为这个个体人的“你”是可疑的,不实在的。梦中的主观幻觉“梦我”感觉有一个“我”开始了,然后就好奇地问“我”结束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其实,你会发现“梦我”就是意识能量的印象,并非真的有梦中的主观“我”开始了这回事,发现了这个奇迹,就不会有“我结束了会怎样”这个问题了。既然什么都没有开始,怎么会有结束后怎样的逻辑呢?这就是这,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看似是“发展”,其实不是真发展。这看似有“我”这样东西,其实不真有“我”这样东西,这仅仅是意识能量上的看似印象。
 
你上面提到:另一個問題是:一個修行者說的滿口都是上師的話,而上師的話是自己証得的,當然我說的上師是像您這樣實證得道的覺悟者,學生說著同樣的話但也許並沒有自己証得,究竟怎麼樣才算自己証得呢?是不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而不是抄老師作業才可以?
 
现在社会上自称开悟的人很多,而且很乐意上网开课。而且看不出他们到底真明白了没有,因为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的,比如说“没有我,没有经验”之类的话,大家都可以背诵下来,然后坚持没有人没有经验这样的原则,任何问题上来都这样回答就看似开悟了。其实真正的明白不是背诵这些断句的。而是明白自己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人或非人,经验或非经验“。这看似是“经验”,不否认是“经验”,却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经验”这个概念。这是实在的,但是定义为任何概念(比如经验这个概念)就是抽象的。却不否认这个概念的局限抽象看法。真正的明白不否定任何,也不可能任何,而是明白你自己的《无限的无法确定》。如果某人确定出一套说法的正确性,这就是隐性的幻觉了。是的,听别人说的没有用,他们说的都是断见,甚至连我说的话都是断见,不要听。但我指个方向你自己去发现你自己的秘密。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你自己。
 
你问:究竟怎麼樣才算自己証得呢?
 
这没有可以表达出来的标准。任何表达出来的标准都是忽悠。当你自己明白了你自己,是说不出来的,但是你自己非常清楚了,安心了,绝对安全了,你自己是知道的,不能问任何人要标准。如果你要问任何“大师”连检验你自己的明白,那就表明还不深刻明白你自己,真正的明白只有你自己才能毫无疑问地清楚的,怎能问别人来检验呢?这不是一种类似人类的考试那样的理性上的知识积累,只是你自己超越一切概念定义明白你自己的无限。
 
如果有任何人给你一套“证明的标准”,都是忽悠。没有人可以给你标准的,因为TA是没有参照系统的,因为TA就是TA自己。也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其他人无关。和任何参照系统无关。如果某老师说:“没有经验,没有我”,然后你抄袭下来背诵下来,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些话都是空洞的概念,不是明白。这无限地不是“我”,却同时看似是“我”,怎么可以断言某种立场呢?就像昨晚梦中,这无限地不是梦也不是梦中的我,却同时看似地是梦故事和梦我,怎么可能断言呢?品味这个奇妙就够了,然后无法言说的“秘密”就知道了。
 
【问】:明亮先生,最近一直專注聽您的問答,您說當您眼睛看到的景象都已經不感覺是三維立體的了,我也有同樣的經歷,當專注聽著看著一個人講話時,就常常變成二維平面而且眼前的人物越來越遠,哇啦哇啦的講話內容也不在重要,聲音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遠,還有常常在睡醒時刻常常看到一些動感畫面,有時色彩及其鮮亮,有時播放像快速無聲電影,但一旦頭腦開始工作所有畫面就全部消失了,我還挺享受這個時刻。請問您這些是不是整體能量自發的流動不期而遇的來到了?像您說的“不一定哪個時候,它that就會到來”呢? 謝謝!
 
【答】:非常好的品味,你品味到了意识能量效应的神奇,看似是三维立体的,但同时感觉又好像是没有距离的平面那样,没有距离和三维立体不互相排斥,而是同步的印象。你无法确定这看似的三维立体到底是不是实在的三维立体了。不要做结论,任何结论都是不对的,这其实不是实在的空间,却不妨碍在感觉上是空间。好像品味这个奇迹吧。它一直在这里,没有离开,它就是这一切,但是,就看你有没有敏感度察觉到它的神奇吗?察觉到神奇了就是我说的“下载”了,并非真有一个不是你的“它”到来了。
 
你说:但一旦頭腦開始工作所有畫面就全部消失了。是的,当思想理智开始运作了就产生了无数的概念逻辑,好像把直接可以尝到的味道掩盖了一样。其实没有真的掩盖,而是思想理智的解释结论看似占据了上风,就没有敏感到实际的它了。
 
【答】:非常感恩明亮先生的這個解釋,那麼究竟! 跟了很多大師每當提到這個畫面感覺時就被說成“著相”,導致無休止的自責、批判和自卑,越來越覺得自己離道漸行漸遠,看了明亮先生的問答,彷彿您一下子把我從迷途中領回了家,不再遺憾和顧盼左右和反复自省了,太特麼的清爽了,太棒了! 明亮先生,繼續下去,將“我”保持在整體能量的那個不二的角度上,是不是能夠讓這股子能量就可以強到贏得跟小我頭腦思維概念思想理智的解釋的較量了?明亮先生是不是每天能夠有大量時間體會能量佔據上風的感受?謝謝明亮老師!
 
【答】:他们说的“著相“也没有说错。只不过这不是他们认为的错误情况,看不明白自己就是THAT享受自己的似真也幻的奇迹,好像玩游戏一样,不是错误。不必要自卑自责。如果上帝假装成了一个乞丐,然后自卑自责起来了,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笑的游戏啊?至于你说的那些“赢得较量的成功”这类逻辑,是当真了。假如昨晚你梦见是一个可怜的奴隶了,然后突然发现这就是一场空性的梦幻,这是赢得了较量了吗?不是,这是发现了游戏的好玩和游戏的空性。《明白》不是一种价值上的提高,《明白》不是人的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一种无条件绝对的放松,连看似的“没有放松”都是无所谓的了,连没有放松都可以放松了。这是一个“见”而不是成就。因为当下此刻无论你明白还是不明白,都是无条件绝对的THAT本身,早已经圆满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问】:今天我在睡夢中把一股強烈的紅燒肉香帶進了我的夢中,夢裡我將自己燒好的一鍋泛著琥珀的紅燒肉送給了一個飢腸轆轆的乞丐,發現這個乞丐身後竟然一大堆的乞丐向我撲來,於是我轉身撒腿就跑,也不管什麼鍋了肉了,他們在後面追,情急之下醒了,夢外的紅燒肉的味飄進了夢中。 怎麼理解夢中夢的經驗意識能量?
 
【答】:梦里和梦外都是广义的梦幻,说的比较准确一点就是:无限意识效应。意识效应就是THAT的效应,是完全空性的智慧能量运作,不是指“你这个人”的智慧能量运作,而是THAT的智慧能量运作,所以,意识效应貌似出“梦内的肉香”和“梦外的肉香”,其实都是完全空性的广义的梦幻泡影故事。“梦里”和“梦外”都是同一个意识能量效应*做出来*的或说*貌似出来*的印象。当下你认为你醒着闻着肉香,你能确定“当下”是什么吗?梦里?梦外?“闻到”?“肉”?这些都是概念定义,到底是什么却是无法定义概括的,这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的TA了。当下此刻的肉香和梦里的肉香有什么差别呢?没有差别,都是无限能量做出来的印象,而不是实在的“你,肉,香“等等故事。
 
【问】:下午老公在準備後天的年夜飯,可見他將切好的一盤洋蔥絲,放進了冰箱,洋蔥看不到了,但是整個廚房洋溢洋蔥的辛辣讓我在沒有看見洋蔥的當下流出了眼淚。怎麼理解?
 
【答】:上述都是广义的梦幻故事,和昨晚梦中梦见老公把洋葱放进冰箱的梦境故事一样没有任何本质的差别。如果你在梦中梦见这些故事的话,不会看出不真实的,不会觉得是梦的,就像你现在看到这些故事看似在眼前发生,也同样觉得非常真实合理,好像有无法察觉破绽的真实性。其实,这就是无限智慧能量*做出来*的合理性,不是实在的有这些东西,人,故事,在这里。就像昨晚梦中也不真的有哪些人,东西,故事在那里一样。在经验体验中,经验体验自发自动地*做出来*看似的逻辑合理性来,对于经验中的主观来说经验内容当然是真实的合理的,但是,整个经验质地本身就是无限意识能量*做出来的*空性的合理性,并非真有这样的合理性。这就是为什么当你突然从梦中醒来,刚才还非常合理真实的梦中故事就变成了非常奇怪的没有合理性的印象了。当下此刻也是一样的,当下此刻的“你”(貌似出来的主观)看周围的一切都看上去像是不容否认的真实感合理性,对于经验中的主观“你”来说所看到的“客观现实”其实是*做出来*的空性印象,只有当敏感度提高了以后就会发现当下此刻和昨晚的梦没有本质差别,是一样的空性。当下此刻的逻辑合理性和昨晚梦中的逻辑合理性没有差别,都是无限自己的意识能量*做出来*的空性的印象(样子)。看似这里有无数的万事万物,其实它们不是实在的万事万物,而是无限自己的能量印象。
 
【问】:常常有夜裡夢中彷彿有在思考,也常常有白天彷彿在夢中的的清醒,似乎有時候分不太清楚,是夢是醒?每天都有夢,有時候還連續劇一樣,即便是夜間上廁所,夢也是可以繼續接上的,小時候有一次做了個惡夢,竟然在過了兩天後真的發生了。常常是可以看見自己做的夢的畫面在半夢半醒時分。可見的畫面屏幕有時還多到五六個,就像電視機的大小屏幕。
 
【答】:对啊,梦中当然貌似有“梦思想”的,和当下此刻的“思想”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通通都是同一的意识能量做出来的或貌似出来的能量印象,是广义的梦幻泡影,你能确定当下此刻不是梦?你能确定当下此刻不是在“睡着”之中?就像昨晚梦里的梦思想无法确定梦故事其实就等于是“睡着”之中一样,梦中的梦思想只知道“梦我是醒着的”。这样的“知道”其实就是幻觉概念定义。你现在能确定任何情况吗?你现在能确定这不是“出生之前”?你现在能确定这一刻不是“死后”?你哪能确定啊?一点都确定不了。
 
你说:不一定非得眼睛看,耳朵、鼻子、身體都可以入夢。不是这样的,这些东西并没有“入梦”,它们*就是*梦能量本身。连“眼睛”和“眼睛的看”都是梦能量*做出来*的空性印象。梦能量就是梦里的一切,而不是梦可以让某些不是梦的东西进入梦了。
 
你问:如果這個宇宙是一個夢幻,如果意識一出現宇宙就出現了,如果說我就是那自發自動的無限的能量,如果說我就是終極的存在,那麽以誰的觀察為標準讓宇宙顯現了?
 
这是关键的问题了,无限意识能量可以貌似出来好像是“谁”的主观感觉,但却无限的不是任何“谁”,却同时不妨碍随时随刻可以貌似出或说*做出来*有‘谁’这样的主观位置的感觉来,然后认为所体验到的就是‘宇宙’这回事了,其实这不是‘谁’这也不是‘宇宙’,这就是无法定义的THAT自己,THAT自己不可以定义为任何东西或概念或情况。不能说“如果宇宙会怎样怎样”,因为这从来就不是宇宙,这是无法定义的自己。这连“意识”都不真的是,因为“意识“这个词就是抽象片面的定义名称,这不是宇宙,这不是人,这不是东西,这不是时空,这不是“你”,这也不真的是“意识”或“觉知”,这不是任何可以想象出来的情况。这不是任何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或情况,却可以貌似成想象出来的情况。所以,如果你认为这是宇宙,那么这就像现炒现卖那样地看似地出现了幻觉上的客观宇宙和主观观察者“你”了,其实这从来都不是“你”也不是“你的宇宙”,这从来都不是这些东西或情况,而是?这太无限了无法定义,所以这是无法说的。你上面说的“如果XXX”,“如果YYY“,这些都是思想理智上的不真成立的假设定义。
 
连“终极存在”这四个字都是强加上去的概念定义,我无法定义我自己是什么?什么叫做“终极”?相对于什么是“终极”的?我们连“终极”这个概念都无法确定成立,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什么是“存在”?难道是某个相对于“不存在”的“存在”吗?什么是“不存在”呢?难道是相对于某个“存在”的“不存在”吗?你察觉到了没有,这看似高级的“终极存在”四个字本身都是思想理智落入的参照系统幻觉循环。我是无法确定这些定义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你能吗?如果你要确定“终极”,必须先可以确定”相对“,什么是“相对”呢? 相对于什么东西的相对呢?确定得了吗?
 
你说:如果說整個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無限的不確定的混沌構成。 NO,NO,不是这回事,这句话本身就是梦幻里面的梦思想在猜测想象,这就是梦话而已。这对于看似的主观的“谁”看似是客观的“宇宙”,这其实根本不是主观的“谁”(你)和客观的“宇宙”,主观‘谁’(你)和客观的‘宇宙’通通都是梦幻里面的故事,和昨晚梦里的故事没有一点差别的故事。这里没有主观‘你’和客观‘宇宙’,怎能说有一个‘宇宙’由‘不确定的混沌’构成呢?这不是宇宙,宇宙是思想上想象出来的概念定义,也不由任何其它东西构成,这根本不是一样东西,既然不是东西,怎能有‘构成’这样的逻辑呢?
 
你说:有了意識出現就有了個這看似宇宙的一切就出現了。
 
NO,NO,也不是这回事。意识效应不是一样可以出现然后可以消失的东西或情况,意识效应就是THAT,不是一样有开始有结束的东西。这里什么都没有出现,这就是无法定义的THAT,但看似有意识在这里,其实这也不真的是意识这样东西,这就是THAT而已,貌似出你称为“意识”的东西。“宇宙”这个定义是你把意识效应定义为的名称。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同一个TA,你可以定义TA为意识效应,这样比定义TA为“我”和“宇宙”好很多,但注意这样的定义还是定义,因为THAT(即自己)是无限无法定义的。
 
所以,意识出现这样的逻辑还是一种梦幻逻辑,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或属性出现了,这就是原汁原味的THAT自己。你可以定义这是”梦“,其实这也无限地超越”梦“这回事,因为”梦“也是思想理智上编织出来的概念,难道还有”不是梦“吗?我无法确定”不是梦“,所以我无法确定有”梦“这个情况。对于主观的”我“来说,这就是梦了,好像主观的“我”可以跳出梦而独立存在。NO,NO,连主观的“我”本身就是梦能量的一部分。没有属于这样的跳出。然后,你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也无限的大于多于不同于“梦”这个片面的定义。
 
你问:那怎麼理解您說的“意識也不真的存在呢?
 
并非THAT不存在,并非自己不存在,而是任何概念定义都不成立。你把THAT定义为‘宇宙’概念,这样的概念是不成立的,但概念定义不成立不等于说你自己不在这里。这就像看错了,把无限超越“宇宙”的自己错看成了“宇宙”这样的东西了。你能确定这真的就是“宇宙”这样的东西吗?不能,那么“宇宙”这个定义就没有意义了,然后你就发现了你自己的无限无法定义了。同样的,这不是“意识”这样的东西,但是思想理智任意地定义这是意识这个东西,这样的定义是不真成立的,但定义不成立不等于说这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你自己充实的在,但你无法定义你自己到底是什么,定义你自己是”意识“这个概念就等于是小看了你自己,把无限的自己缩小成为某种定义上的概念了。你自己无限的大于多于不同于”意识“这样的定义表象。这看似是”意识“流,其实这无限的不是这个情况,却可以貌似是这个情况,就看你的敏感度多高了,能否看出这些定义的不成立了。
 
【问】:我也一直被这个事纠结:龙树菩萨既然明白一切不是真的发生,为什么他看到大象时还会吓成那个样子呢?就象我们看电视剧,看到战争的轰炸场面,肯定心里也会跟着紧张甚至害怕,但我们绝对不会象剧中人一样找地方躲避的。看了上面的回答,也是对我这个问题的回答。但是还想问:既然这样我们看明亮的这些文章,与不看也没什么区别了?
 
【答】:关于:“龙树菩萨既然明白一切不是真的发生,为什么他看到大象时还会吓成那个样子呢?”
 
我要问你了,既然你明白梦里的一切都是空性的,这样的明白就停止了做梦效应了吗?既然你明白思想理智效应是空性的,就没有这样的效应了吗?龙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TA,还有“龙树”这个个体吗?既然没有“龙树”这个个体,那么“吓成这个样子”还是“龙树”这个个体拥有的情况吗?这看似是某个身体在吓,看似在逃跑,但这不真的可以定义为“身体”,也不真的可以定义为“吓”,这些定义都是把概念逻辑当真了。把梦里的故事当成是真故事了才有“某人吓成那样”这种逻辑。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
 
梦就是“梦”这回事吗?这已经是概念定义了,这样的定义已经不成立了,更别说“某个身体吓成那样”这个故事不成立了。
 
你说:“就象我们看电视剧,看到战争的轰炸场面,肯定心里也会跟着紧张甚至害怕,但我们绝对不会象剧中人一样找地方躲避的。”
 
你现在明白了电视剧中的故事是空性的,但是你还隐性的认为电视剧外面的“你”是实性的。其实,电视剧外面的“你”也不是这回事,“看电视剧”也不是看电视剧这回事。不但“电视”都不是电视这回事,连“你”也不是你这回事,到底是什么回事?无限的谜。让我换一个比喻,假如你正在做梦,梦里的角色说“我正在看电视剧发现电视剧里面的一个人吓得要命,但是我不怕”。 那么我要问你了,梦角色说的所谓的“我不怕”真的是这回事吗?其实梦角色认为的“不怕”还是梦幻能量本身。
 
THAT无限超越“害怕”和“不害怕”这两种情况。
 
到底有没有“梦里”和“梦外”的区别?你上面的逻辑好像认为真有“梦里”和“梦外“这两个不同的情况,真的吗?这样的差别其实就是空性的意识效应本身。这就是TA的意识效应,不真有”梦内“和”梦我“的差别,但是对于思想理智来说看似有差别,当真了。
 
就像没有“梦内”这回事一样也没有“梦外”这回事。因为“梦”仅仅是一个概念定义,不是实际存在的一种东西或情况或属性。虽然在语言上我们随意地指定“这就是梦”,其实这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语言上的指定。
 
【问】:在梦里,明白是空性与不明白是空性的区别在哪里,梦里的一切不都是无差别的?这只是在我梦里的明白,与龙树菩萨的明白不在同一个梦里。想起了拉玛那.马哈希讲过的那个故事。继续品味吧! 但还是想问一下,释迦牟尼当时就可以割肉喂鹰,这一点就与龙树完全不同。哈哈,我自己先解释一下,在我们的经验里,看似的不同,都是大相同?唉!到这个地步真是思维到头了。
 
【答】:当下此刻不是“梦里”?还是“梦外”?你能确定到底有没有区别呢?我区别不了。我连到底“梦”是啥意思我都无法确定。“梦”只是一个随意附加上去的名称而已。梦, 梦里,梦外,入睡,醒来,通通都是随意附加或想象出来的定义,这些定义完全不成立。
 
你说:“这只是在我梦里的明白”,这句话表明了还没有深刻明白。因为还有“我梦里明白”这个故事。哪有“我”?哪有“梦里”?哪有“龙树”?这些都是定义。看到了没有,思想理智一直在“定义”中循环往复。这不是“我”,也没有“龙树”,也不是梦,也不是梦外,也不是梦内,也不是意识,也不是意识内,也不是意识外,也不是某人可以获得明白,也不是。。。,。。。,。。。,。。。, 一切你所能想象的情况通通都不是!这是什么?好好品味一下吧!
 
你说:“这只是在我梦里的明白,与龙树菩萨的明白不在同一个梦里。想起了拉玛那.马哈希讲过的那个故事。继续品味吧!”。 请退后一万步,你上面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那些回事。而是无法言说的无限无法定义的能量流。完全不是上述句子中所描述的情况。上述句子中描述的情况通通都是《看似》的情况,而不是实在的情况。这些看似的情况看似千差万别,其实都是空性的能量震荡或流,这就是大相同。
 
你提到:“释迦牟尼当时就可以割肉喂鹰,这一点就与龙树完全不同”。 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我无法确定龙树真的有过那回故事,我也无法确定有释迦牟尼割肉喂老鹰这回事。我甚至无法确定有“龙树”和“释迦牟尼”这些人。这些故事不是我当下此刻的经验,这些都是听来的故事。当下此刻是我唯一拥有的资产,但我无法定义当下此刻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人用龙树的故事说事,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仅仅是暂时的比喻,指向了无法比喻无法定义的无限的自己。无法确定真有所谓的“他们的经验”。这里只是*你自己*的经验,这里就是TA的经验,而不是“他们的经验”。集中到你自己的经验上看看是什么?而不是研究听来的所谓的“他们的经验故事“。
 
【问】:原本计划回老家过年,两年没回了,但疫情原因回去虽然不至于被隔离,但是还挺麻烦,想着回不回,很纠结,而这个纠结,没有一个我在纠结只是自发自动。那就纠结吧,反正是貌似的,空性的,纠结了等于没纠结,都一样。
 
【答】:纠结是什么?是思想念头。仔细品味一下思想念头是什么?你能确定思想念头是什么吗?其实,你把这定义为“纠结”已经概念化了。思想念头其实不真是思想念头,而是无法定义的无限能量流或说能量震荡,那么”纠结“就不真的是纠结了,而是?无法定义的自己。看似有“该不该回老家过年”这样的纠结,其实这样的纠结也是自发自动的意识能量效应流的一部分,非法有一个“我”在意识能量流的外面可以选择意识能量流中的故事内容。无论有还是没有这样的纠结,最后身体会自发自动的,可能会自发自动的起身就走,也可能待在原地不走,但无论身体的行为是什么都是意识总能量的自发自动,并非真的是故事中的“你这个人”选择出来的结果。我建议按照正常经验中的逻辑处理,方便回老家过年就回吧,不方便就不回,允许思想念头看似的进行分析判断,至于结果如何都是无限总能量的自发自动,都不是错误。万一回家的过程中被那里地地方政府关起来三个星期,也是THAT的没有错误的自发自动,关三个星期就是自己品味自己的机会了,不见得是坏事。反之,思想斗争后决定待在原地不动,也是THAT的没有错误的自发自动。思想念头的判断选择其实就是THAT的自发自动,是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在故事外面的可以控制故事发展的力量。
 
【问】:昨天做了一个梦,梦里很热闹很多人,还梦见两条鲶鱼(梦里我喊它鲶鱼,其实醒来后我发现不知道是什么鱼)竟然钻到被窝里又飞到墙上,在梦里完全不觉得奇怪。醒来后品味梦,就好像被现实撞了一下腰,又清醒了:梦里的我并不是我,她如何反应都是梦能量,梦里的人也是无生的,自然没有死这回事。而所谓的醒来,其实只是思想编织的谎言,因为是一个人梦见了刚刚的梦,其实就连这个人也是如刚刚梦里般空性不实有,所以,就无法说是有梦里梦外了,只是如是显现。梦的教育常常比明亮的话还要醍醐灌顶,这大概就是你说的,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老师。
 
【答】:是这样的,一下子就通了,但是要描述起来就好像是高深的理论了。你现在明白了。当你在体验意识流的时候都会感觉很逻辑合理的,直到发现这是意识逻辑流后才明白这看似的逻辑合理其实是*做出来*的样子。有一个“谁”在做吗?没有这样的“谁”,是无限自己做自己。就像昨晚在梦里体验的时候不会觉得那些故事不合理,直到明白那就是整个梦能量,才发现刚才的一切都是能量*做出来*的或说貌似出来的合理性,不是真的合理。现实没有真正的合理性的,合理性都是*做出来*或说貌似出来的样子。
 
【问】:谢谢先生这么详细透彻的解答。本以为已经明白了“一切不可确定”,哪知不自觉又进入了这个死循环。从这个事上又一次品味到空性的能量流动。 明亮先生对“我”本人问题的回答,对思维更具摧毁力!这下会把“我”按下得更深,更死心塌地地去观察、品味这一切吧! 无限感激!
 
【答】:感悟的好。只是补充这一点:不是把‘我’按下,而是发现‘我’就是无关紧要的貌似出来的逻辑合理性。‘我’的印象还是你自己(总能量的自己)的能量效应,不是某个附有个体意义的自己。看到的‘我’的空性,那么有还是没有‘我’感觉就变成无害的能量效应了。当你发现一切体验到的都是完全空性的质地质感,那么体验到什么或没有体验到什么就是相同无害的能量效应了。
 
【问】:我再写一下你看对不对?山,海,树,马路,汽车,天、地,日月星辰,这一切是意识上一个画面(现象),如做梦。外面跟本没有一个世界,跟本没有外面,也沒有里面,只有意识(自己)。一切都是意识,是二元对立的分别,以为有外面,有个世界,我们看到一切都是意识,意识是一切。
 
【答】:“有”或“没有”逻辑是建立在可以确定“什么东西”的逻辑基础上的。但是连确定都不能,怎能说“有”或“没有”?“一切都是意识”是一种概念确定,什么叫做“意识”?我不知道。你可以一直在理性上确定下去,直到?直到你明白了根本无法确定,甚至连希望获得确定答案的那个“你”本身就是无法确定的。你察觉到了那么多“要确定”的欲望吗?察觉到了就可以了,你察觉到了思想理智效应的空性运作。
 
【问】:意识我指的是,那无形无相,无法定义的,“那个”。
 
【答】:可以用‘意识’这个词来指向“那个”,仅此而已。但如果你当真认为‘那个’就是意识,就等于落入了一种不真成立的假设上了。
 
【问】:明白。
 
【答】:就这两个字‘明白’就够了,说明你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归纳定义了。这是无限微妙的微妙。无法靠一套理性逻辑去理解通的。但理解不通并不妨碍你超越理解而明白自己的。和这无限微妙的微妙在一起,然后就自动深化了。这无限微妙的微妙是明显的,但就是无法通过思想去理解它,无法通过语言去概括总结它。到一定程度,什么词都无意义了。
 
和这看似的无限差异在一起,然后你就发现了看似的察觉其实就是无限微妙的大相同了,无法说这是什么,但是有一种明白。
 
【问】:实在是太难用文字表达了。那个瞬间悟到了,就想告诉先生,可语言又运用不好。
 
【答】:这就是了,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的,你自己品味就可以了。这不是可以通过努力找到的东西,但这太明显了,一切都是它,没有距离的,这就是自己。自己看似可以“看到”其他,但是所看到的就是自己。只不过没有一个可以定义的“自己”可以抓到或看到。你自己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你自己。说“看到”已经概念化了。这个“看到”仅仅是假设有一个主观在“看”,其实无限的不是这样简单的那回事。这看似是“视觉效应”,但这无限大于多于不同于“视觉效应”这个定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感觉有点像新纪元运动的某一种,比如著名的Seth, -未完的歌- 给 未完的歌 发送悄悄话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0/2022 postreply 17:33:37

不懂,只好再细细品味吧 -离经叛道- 给 离经叛道 发送悄悄话 离经叛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0/2022 postreply 18:04:45

你为什么不当坛主呢? -香水雨- 给 香水雨 发送悄悄话 香水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2 postreply 01:11:37

谢谢美女抬举。俺是无可救药的顽主,当坛主,今生无望。 -离经叛道- 给 离经叛道 发送悄悄话 离经叛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2 postreply 01:52: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