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小孩子眼中的文革:知青故事(上)

来源: 石头村 2021-12-29 07:32: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3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石头村 ] 在 2021-12-29 07:32:3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正好泉班讲到其下乡经历,我也正好就此将一些我当时对下乡知青的所见所闻讲出来。我自然是没赶上上山下乡了,不过我大哥赶上了下乡的尾巴,另外我们院里也有几个大哥哥赶上了下乡,再加上当时也有不少下乡知青的传闻,所以我还是有很多写作素材的。

当年老毛利用完红卫兵造反后,就面临怎么处理这么多无业流民的问题。当时学校都关门了,社会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如此之多的适龄青年的就业。想想今天美国大城市里面某些社区里充满了无所事事的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的情景,就可以理解当时高层的担心了。尤其是这群年轻人还充满了造反精神。所以老毛就发布了一条最高指示:让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一代人的青春就埋葬在黄土之下。

其实知青的回忆录挺多,不过多数都是记载的在类似兵团或者农场这样的知青集中之地。这样的地方知青与当地农民接触较少,直接发生冲突的机会就少多了。云南那边还有不少知青越境到缅甸参加缅共游击队的。我所知道的多数知青就是下放到附近农村,一般是有一个知青点,让下乡知青居住在一起。至于我大哥去的乡下全村就只有他一个知青,基本上完全与农民打成一片了,是个特例了。

据我所知,农民普遍对下乡知青不欢迎。应该有以下原因:农民普遍耕地就少,来了知青还要分给知青一部分;还有就是城乡之间的文化鸿沟导致的冲突;另外就是知青到了乡下普遍有一种失落感及幻灭感,不管怎样,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呆在农村一辈子。所以,一般而言,知青和当地农民的关系都很紧张。当然农村的干部也许是例外,可以从这些知青手里收受贿赂,因为知青想离开农村去上大学,或者招工都需要当地干部的同意。好多女知青还要以身体为代价才能离开农村。这个好多知青文学都有讲到,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院里有几个下乡知青。我记得我邻居老先生,就是在《宅家日记》里面回忆到的老先生,他家的大哥大姐下乡后就从来没回来过,那时他们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特别淡,也可能是他们感到自身难保所以跟子女断绝关系?我就不知详情了。但后来其实看起来他们的家庭关系也算正常,不知道当时为何如此。但另外的知青会不时回家呆几天,就会给院里的小孩讲讲乡下的经历。

这些知青在乡下最爱干的事就是偷鸡摸狗。就像前面说过的,这些下乡知青普遍对前途感到失望,所以在乡下基本上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再加上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普遍比较心齐,能够有事情时一起上。当地农民虽然人多,但都是有家有口的,不会大家一心,所以一般有冲突的时候知青都能占上风。

有一次一位大哥从乡下回来讲了一段故事。当时大家生活都不好,难得有肉吃,所以很多知青就学水浒里面的时迁晚上去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就是偷农民家的鸡或者狗杀来吃。如果抓不住把柄,农民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有一次偷鸡后被发现,当地农民都急了,全村上阵将知青点围了起来,将知青们很很地揍了一顿,差点放火烧了知青点。知青吃亏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第二天去周围联络了多个知青点的知青一起再杀回村里,看见知青人多势众,村民们认怂了。从此之后,当地村民都不敢惹知青了,只能尽量将自己家的鸡鸭藏好,不让知青偷到。

从前述故事就可以看到,知青普遍在当地是不受欢迎的。我们附近来自重庆的知青很多。重庆是产业工人集聚之地,工人子弟普遍脾气比较火爆,一言不合就能动刀子,所以一听说重庆知青,大家都不愿招惹。重庆知青在当地的名声就有点像《三国演义》张辽威震逍遥津之后,东吴小儿听到张辽大名就不敢夜啼。反正我们附近的村镇都害怕重庆知青闹事。我们也听说了不少重庆知青的传说。据说我们市的刑警队长在郊外被重庆知青抢劫了好几次,每次都被捅了一刀,并被抢走了手枪。这哪是刑警队长,整个一个运输大队长。

最有名的还有个李十三的传说。李十三是重庆知青,我早忘了是什么原因或者是一开始就不知道原因,反正就是这个李十三因为某种原因钻进大巴山落草为寇了。由于他经常抢劫当地干部家,当地政府调动军队及警察多次抓捕也抓不到。后来某日一女知青上山干活偶遇李十三,二人居然一见钟情。但不久之后被当地干部知晓,就打算利用女知青设一个美人计来诱捕李十三。提前将军队埋伏在四周,然后女知青在山上唱起山歌引诱李十三入网。果然李十三循声而来,但并没有落网,而是用枪声调动了围捕的军人。当大批军人追寻枪声而去时,李十三从后面出来带着女友扬长而去。这就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十三后来还活跃了一段时间。在70年代末的时候,据说李十三计划在长江三峡狭窄之处劫持客轮,要造成全国性大事件。结果消息被内部人出卖,船上预先埋伏了军人,所以劫持失败。李十三从此就生死不知,消声匿迹了。不知道是当时枪战中中枪掉进了长江,尸骨无存,还是从此之后放下屠刀,改名换姓归隐了,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所有跟帖: 

好故事,是不是知青返城,然后恢复高考,第一批考上的叫工农兵大学生:)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7:49:36

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丸子确实年轻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石头村- 给 石头村 发送悄悄话 石头村 的博客首页 (176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7:53:57

谢谢科普,文革期间还能上大学啊,我以为都罢课搞武斗了。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7:58:25

72年大学才开门,之前大学都关门了。 -石头村- 给 石头村 发送悄悄话 石头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06:49

哦,谢谢,涨姿势了。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09:27

有意思,那时候也有大学生啊。那工农兵大学生都有些什么专业?有专门的工农兵大学?像清华、北大就完全停止了?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10:07

问题太多,接着看我的系列连载就慢慢明白了。 -石头村- 给 石头村 发送悄悄话 石头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13:23

哈哈哈,这是广告吗?~~~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17:48

农村出知青~~~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1 postreply 08:02: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