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茶兄分享!我想,不管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如何,对世界的理解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希望自己都能有所超越。

这个超越有很多不同的层面,坦然,心安,无惧,无惑,开悟,等等等等,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境界。当然,这样的超越只能是自己的领悟,别人说得再好的东西,圣经,佛经,论语,道德经,最终还是要自己去理解和体验。我自己的觉悟比较低,所以当我看不同人的经论的时候,总是会联系到自己的问题,能够解决一个,就很高兴,多解决一点,就更是意外之喜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也是抱着同样的目的,希望能通过和大家的探讨,更深层次的探究自己的心,去思考并解答那些我甚至还没有想到的问题和疑惑。

弘一法师的这个诠释我以前也看过,写得非常好的。我觉得用镜像做喻来形容空性,是很恰当的。当然,比喻总是有局限的,比如说,在这个关于镜像的比喻中,很明确的说明了什么是有。但是,什么是空?什么是性?什么是缘起?缘起是空还是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会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我觉得这就达到了以文会友和交流的目的。再次感谢茶兄的分享!

我自己是佛家弟子,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很认同佛家的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呢?那就是我们每一个凡人都有觉性,所以一切众生平等。佛有觉性,一切众生也有觉性,和释迦牟尼相比,我们的觉性不高也不低,这个就叫做平等性。

所以佛能觉悟,我们也能觉悟。

哈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