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与慈悲

来源: 2021-11-23 17:28:5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到平等兄说杀生与慈悲,想起一个旧帖:

放生是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慈悲心的直观体现。放生的本意是让濒临死亡的生命重拾生机,因此放生是具有无量功德的善行。我以为,真正的放生,是你在市场上看见有人贩售刚刚捕获的野生动物,花钱买下然后让它回归自然,或者,在路边看见受伤的小动物,悉心救治后放归自然。

然而,近年来国内随着放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地区相继出现了因盲目放生而违反放生本意的行为,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盲目的放生促使了不法商贩更加疯狂的猎捕,促生了一个与放生相关的利益链。你一面放,我一面更多的捕。有报道说,同一条河流,上游在放生,下游在捕捞,转手又卖给了后一批放生者。或者是,放下去的鱼立刻就被其他人抓回去成了盘中餐。

2. 盲目放生是对生态平衡最大的危害。每一个地区,每一条河流都有其特殊的自然生态,如果盲目的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鱼或其他生物放归一个陌生的环境,不仅导致被放生的动物难以生存,还对本地物种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有民众盲目的将外来的生态杀手巴西龟放生,结果造成本地鱼类绝种的惨剧。

放生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科学道理。

在加拿大的很多地区,政府每年都往河流湖泊里投放一定数量的人工哺育的鱼苗,以补充因垂钓而减少的鱼群数量。然而,这些鱼苗不是普通的鱼苗,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三倍体鱼苗(Triploid),所谓三倍体就是用科技手段给这些鱼绝育,目的在于防止人工饲养的鱼群和自然野生鱼群杂交,从而保护野生鱼类的生态。否则,野生鱼和人工鱼的后代会变得失去其自然的野性,丧失觅食能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人工养殖的动物免疫力较野生种类差)。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中科学的“放生”观和对自然的保护与关爱。

西方文化里没有“放生”这个概念,但是这里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一定规模的野生动物救护站,人们把在路上遇见的受伤的野生动物送到那里,经过专业人员救治疗伤,等它们康复后在放归自然。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积极的“放生”行为。

在中国,尤其是都市里,眼下已没有真正意义的野生动物了,于是不少放生行为便流于形式,甚至成了危害野生动物生存的杀手。试想,你把从花鸟市场上购买的可能带有禽流感的观赏鸟放归自然,这不等于放出去一颗颗鸟类的“定时炸弹”吗?这些观赏鸟在自然中生存的概率又有多大呢?其实,只要心怀善良慈悲,放生随时可行。比如,与其把家里的蜘蛛打死,不如抓住放到室外。

诚然,放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一个积极部分,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抛弃,要做的是一要普及相关的科学常识,二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台湾,放生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核准,否则将面临少则5万,多则250万新台币的罚款。

我们不能因看似挽救了一两个动物的生命而破坏了整个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此外,放生也不应该是把个人的福报放在首位,而是要切切实实的从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角度出发,让放生真正成为一个善行。

如果放生的根本是培养我们内心的慈悲和善良,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善行扩大到人类自身,即,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多一点关爱,多做一些公益,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