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的飞碟是为大气层所造。。。

来源: 慕容青草 2021-11-15 06:27: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42 bytes)

迄今为止的人类制造的所有的太空航行器与被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拥有却有大量目击报道甚至视频记录的飞碟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形状的不同。人造的太空航行器没有一个是碟状的,因为碟状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并不具有任何优势。

但是,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则不同。碟状除了方便改变方向之外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性强,而这背后的原理就是我曾经错用在Chain Fountain现象上的空气阻力的最小熵增原理。不过,我谈论Chain Fountain不过是这几个月的事情,而早在几年前我就提到过碟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而这背后的原理正是那空气阻力的最小熵增原理。

记不清谁最先提出最小熵增原理的,普里高津肯定是最小熵增原理的最主要的推手,他并因为把最小熵增与耗散结构相结合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实那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却占了一个化学奖份额,该着其他化学界人士吃亏)。

自然界有一个普遍的原理,那就是自然的能量会寻找一个最小阻力的路径来发泄;人类更是如此,欺软怕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空气中的最小熵增却可以违背这种最小阻力的原理,这也是我对这一原理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一块平板从高空落下时,如果是无风的天气,尽管你故意让它竖着下落,它仍然会转为平着慢慢飘落。当它竖着下落时不但阻力最小而且速度最快,当是当它平着慢慢飘落时阻力是最大的,但是(计算出的)熵增却是最小的。

这是我当初在流体力学课上学到的。记不清是硕士课还是博士课上学的了。如果不是庄礼贤教授的硕士流体力学课上讲的就一定是牛曼教授的博士流体力学课上讲的,肯定不是陆志芳教授的本科空气动力学课上讲的。

另一个大家更熟悉的空气中的最小熵增现象便是跳水运动。一个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人跳水时尽管想要竖着落水,却基本上会是横着拍在水面上,高度越大就越难以竖着入水。这就是空气中的最小熵增原理的表现。专业跳水人员的训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他们通过调整肌肉与身体部位实现在入水时尽可能地竖直。

而空气中的这种最小熵增的原理对于在大气中飞行的飞碟来说却有大大的好处,因为它可以增大飞碟在空中的稳定性。

所以,即便飞碟来自其它的星球,它也是专门为在大气层中飞行而设计的,这也是飞碟并非仅仅凭着所谓的“反重力”飞行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即便是飞碟的母星球也有大气,如果不是为了要利用地球的大气的话,恐怕也不会把要飞到地球的飞行器设计成碟状,人类目前的太空航行器就没有碟状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哇,又是一个好有文化的~~~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21 postreply 06:29:18

谢谢普及,学习了. 不过还没搞清晨怎么样才能将运动变成最小熵增?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21 postreply 07:16:04

朝闻道,欺软怕硬,精辟。 -郑南- 给 郑南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21 postreply 07:33:14

这我真不懂了,可能老健来了能搭上话。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21 postreply 09:09:50

谢谢!转去茶坛了,想听他们的讨论 -SAR- 给 SAR 发送悄悄话 SA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21 postreply 10:17: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