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王外长外交辞令和外交辞令之外的大白话读议

来源: 姚顺 2021-03-21 04:04: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7950 bytes)

杨主任王外长外交辞令和外交辞令之外的大白话读议

 

 

杨主任外交辞令:

 

中国所遵循的、国际社会所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鼓吹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  
  •         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
  •         
  •  
  • 美国的民主不仅要由美国人来评价,而且要由世界人民来评价,美国的民主到底做得怎么样,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
  •         
  •  
  • 世界上的战争都是其他国家发动的,造成很多人生灵涂炭;中国要求世界各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应该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而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武力,到处去进行侵略,去推翻其他国家的合法政权,去屠杀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世界的动荡不安;这些做法对美国非常不利;
  •         
  •  
  • 美国凭藉武力和金融霸权,对其他国家长臂管辖和打压;
  •         美国煽动一些国家攻击中国;
  •         
  •  
  • 中美在对抗新冠疫情、复产复工、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
  •         
  •  
  • 美国应该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转移矛头,把国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转移到国际上去;
  •  
  • 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我们中国是挺得过来的。

 

 

(议: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这是蔺相如的“外交辞令”。

 

宋徽宗钦宗时与金的来往的记载:

 

庚子,帝复诣青城。时金人索金银益急,欲纵兵入城。帝以问萧庆,庆曰:“须陛下亲见元帅乃可。”帝有难色,何?李若水以为无虞,劝帝行。帝乃命孙傅太子监国,而与?、若水等往。唐恪闻之曰:“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合门宣赞舍人吴革亦白?曰:“天文帝座甚倾,车驾若出,必堕敌计。”不听。”

 

韐为河东割地使,金人令仆射韩正馆之僧舍,谓曰:“国相知君,今用君矣。”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正曰:“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韐仰天大呼曰:“有是乎!”乃书片纸曰:“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此予所以不敢偷生也!”使亲信持归,报其子子羽等,即沐浴更衣,酌卮酒而缢。金人叹其忠,瘗之寺西冈上,遍题窗壁以识其处。凡八十日,乃就敛,颜色如生。

 

Google 上点戳几下,可读得清与外国的外交辞令。

 

相比之下,杨主任王外长赵立坚等,是外交辞令?no, 是延安白话,是把“思政课”推向国际。

 

借一步说话:不这样说话,该怎么说话?

 

其他的话,我们还听得觉得溜?一旦听不溜,立闻大叫:说人话。

 

随采几段博文:

 

(一  “如果我们要跟随耶稣,并且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么我们的能力也会从自己的生命中流出去,加给别人。从定义来说,那些求助的人是缺乏面对生活挑战所必需的能力。他们得到帮助的唯一途径就是从那些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身上获取腻。”

 

(二)“每个教会都有问题,有的问题大,有的问题小,而且每个教会迟早有碰到危机的时候。我们没办法完全避免这些事,甚且在事情发生之时也很难将它拦阻下来,或是扭转乾坤。不论教会是年轻新潮,或是历史悠久,不论她属于哪个宗派,请了谁作牧师,或是采用何种治理方式,都不能避免一个现实:有时候基督徒的言行和做事方法会非常不像基督徒。”

 

置问:当下,除此以外,焉有他体?

 

当下,不这样写,还会别样的写?

 

当下,阁下读得懂别样的?

 

文章使读者滥,读者滥反馈,使文章渣。再由杨主任王外长赵发言人总汇,喷!喷出一个不知斯文,只会文宣的语言渣渣渣时代。

 

不幸,这可是四九年至当今博文的一半以上的文章史,语言史。

 

翻翻他们的学历,多是硕博哦!不少还是文科的。

 

 

 

不说报纸话外,说所谓“接地气”的话,请看:

 

外交辞令之外的大白话

 

未知.svg

_117628509_066305968.jpg.webp

 

  •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         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
  •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         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

 

 议: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水浒中,好听的“地气”话,不要太多。

 

祥林嫂,闰土兄,华老栓,阿Q的话,也有个听头。

 

《回首黄土地》《装台》里的陕北话,很“地气”,挺好听。

 

怎么就变成这样的了呢?也太low 了!

 

不仅low, 还邪! 这也是大陆官方语言之外的民间语言之大观也。

 

有同样的疑问:

 

曾几何时,这里的人好像不会发火,只会发邪了。

 

沼气也是地气,接上,麻烦大了!

 

这时代下放得厉害。单就说话论,是个朝代,都比“解放后”强。

 

听杨主任“啊”到三句,有大问冲喉:这样的话,怎么写到第三句的,怎么能念到第三句的?

 

忒忒绿让议博文,犯难。有自初二就排斥周遭语言,及长,更不管不顾的经历。已然不读不听它们很久。要去读,还要议,难甚。还是我说我的,你说你的吧!还是一如既往,不读它们,自言自语吧!

 

 

这是说给谁听呢?

这其中,引起许多人关注的一个用词是“洋人”。

有观察人士说,“洋人”是外交场合非常少见的用词。洋人在诸多指外国人的用语中除了指种族区别外,很多时候还带有特定的政治含义。

按字典解释,“洋人”一词主要用来指“西洋人”,也就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有别于诸如“夷人”等其他指外国人的用词,特别指那些在近现代从海上来中国,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历史的西方列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洁篪和王毅在中美高层会谈中的强硬大白话,因为罕见地出现在外交场合,所以被认为更多是说给中国国内的听众。

很多人注意到,在第一时间发布的相关新华社新闻稿上,杨洁篪的很多“白话”没有被包括进去。

在中国的官媒宣传中,高层与美国会谈中的“硬气”也被呈现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证明。

有官媒欢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不是原来的中国”,“中国花了120年才走到了今天”。

 

(议:

 

近年来,“接地气”流行。

 

用“我们不吃这一套”替换“沿着社会主义有特色....”,颇心得于“延安文艺座谈会”。

 

“总比官腔好听”。

 

回顾下乡,一是时时有的压抑,另一是哪哪都在下放。看粗皮糙肉,听脏话,干不走脑子的活,一“文化”,周遭就让你不自在。一下流,立和谐。

 

这样的下放,正在中国进行。就觉得。

 

直到晚清,才有出国的出路。没有这出路前,求异者,往往“上山下乡”。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间,哪哪尤其活跃者,知青也。在诸多文学中,尤显精神思考者,伤痕文学也。

 

“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是灵魂在显在现,但往往也是灵魂在堕在陷。杨主任王外长李发言人的外交辞令之外的“地气话”,就是。

 

民国之后,整个中国上山下乡。八十年间,low 成这样!昨天看见辛丑条约签约现场照片,与阿拉斯加的中国代表团比,细了看:清官员,好有文化,好有样子。中共官,一副刚从乡下上调回城不久的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