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政治的游戏》

来源: 沙夫 2021-01-16 03:57: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331 bytes)
有朋友说哲学和政治是一家。如果可以从三界之外的立场看去,这里是有一点偏悖的,至少不会是严格意义上的普遍现象
 
哲学思维的方向是归一,是解析,追求真实是它的生命;政治的目的是有选择的演绎,是行为,如果它也全然像哲学那样那么对它而言无异于自杀,于是就有了"看他怎么说"与"看他怎么做"的分野。它们采用的是互为逆向的思维模式的,当然也是有理论与实践的分别的。因此这很难由一个完整的高尚人格来完成的,当然也是很难成“一家”的。

不过,话是不能说绝对的,事实上还真有脚踩两界的能人的。

叔本华是著名的哲学家,能倾倒万众的著作不少,照说这样的人举手投足间总要有"克己"的伟岸风度的。可是不,他就有例外之举。

话说叔本华每到周末总要去离他家不远的一家豪华餐馆享受一番。就坐后在点菜前必会随手会往桌上放一块金币。按当时的习惯意思是很明显的,那是在告诉侍者: 如果你把我侍候满意了,这块金币就是你的了。

但每次用完餐,那块金币总会原封不动地又回到叔本华的口袋里,潜台词是不言而喻的。叔本华就是用这样的小把戏每每不多花钱又可获得他想要的服务。

这可能吗?可能的!而且叔本华还每次都演绎成功了。

叔本华先是用总括的目光看透了贪婪的人性,而后又实质性地实施了他对人性观察的结果并利用人性失望后必会有的自责和内疚感为自己下次再次光临演出作好了铺垫,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

这不就是一个用同一颗头脑完成双向行为的例外吗?当然,完成这样的过程是需要有双重人格的,这可能是个有独无偶的例子。所以,我们很少能看见或几乎看不到哲学家能胜任政治家角色的,反之亦然------只是始发的心态是不同的。

当然,话还是不能说绝对的,比如毕竟历史上还是有过哲学家皇帝的-----马可-奥勒留那样的人材的,但这样的双重身份并没有让他名利双收,最终他还是以哲人的身份名垂青史的,代价是他用哲人的义举去执政,结果是耗尽了罗马帝国由几代人积累起来的黄金时代资源,也正是从他身后开始罗马帝国进入了江河日下的历史阶段再无翻身之日。
 
什么哲学家与政治家无法兼顾?这里不仅有思维原理逆反使人无法兼得的原因,也有因为各自逻辑秩序造成的原因,比如在自然逻辑关系中道德的善源自于动机,而对政治逻辑而言善恶则要由行为的效果来说话,更是因为很少有人会不尊重自己的工作成果的----曾有人劝苏格拉底去参政被苏格拉底拒绝了,因为他不愿毁了自己的逻辑
 
曾有同学问这样的现象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是这样解释的:原理是作为一种结果演绎之下的它失去了确定性。譬如,由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带有普遍性的高尚情怀这样一种伦理来作分水岭: 对不同人士的一视同仁,哲学做到了,而政治却不一定能做到。这大概也是哲学家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的一个原因吧。
 
哲学通过归纳选炼或可证明的论证所看见的结果与通过不同的政治途径去达致追求自己的目标所需要的演绎在实际上是必然会相抵触的。所以要同时玩好这两场游戏----让它们成“一家”,没有像叔本华那样的金刚不坏之人格大概是做不到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读过先生的几篇文章,觉得挺有启发性。 -晓月落花- 给 晓月落花 发送悄悄话 晓月落花 的博客首页 (142 bytes) () 01/17/2021 postreply 07:04:39

"启发"和分享",让人感到心惊。 -沙夫- 给 沙夫 发送悄悄话 沙夫 的博客首页 (177 bytes) () 01/17/2021 postreply 13:14:27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