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就汉字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汉字这个二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除了不同的构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外,相同的构件位置不同也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如“木”、“林”、“森”是构件相同而多少不同造成的;“呆”与“杏”、“太”与“犬”是相同的构件位置不同造成的。这些在两维空间造成的区别与表音文字由字母一维排列而结合是不同的,比如把“愁”字拆为“秋心”多次在诗词中出现,只能在汉语中做到。
第四,汉字的字形不受语音变化的影响,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先秦时代汉字经过甲骨、金文、籀文(即大篆,也叫石鼓文)、小篆几个阶段,到西汉初年的隶书字形基本就固定下来。汉字重在以“形”表“义”,不像表音文字那样,先由“音”成“形”,再由“形”表“义”。因此,它既不受古今语音变化的影响,也不受不同方言的支配和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它可贵的“超时空”性。二千年前成书的《说文解字》,半数以上至今还活着,读音虽不同,而字形字义却完全一样。正因为汉字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只要受一定的文言文语法和修辞训练,就可以对两千年前的书籍文献照读不误。无论是讲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上海话,甚至是识得汉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相互交谈可能有困难,但读同一份《人民日报》或中央文件,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五,从构词的情况来看,汉语没有词形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1)词序不同,句子的意义就可能完全不同。(2)古汉语中词性非常灵活,与不同的词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古代汉语的语词意义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可以虚实转化,体现出语言表达中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且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汉语表意丰富而简炼。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江落日圆。”没有一个动词,但意境优美,自成佳作。更奇的是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有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用十个名词代表十种景物,写出了早行环境和诗人一系列动作,中间却一个闲字没有。不仅没有一个动词,甚至连一个形容词也没有,
口头作品中那些比较短小且有声韵的感情特别强烈的歌谣,或在祭祀中反复使用的歌谣,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早期的诗。据称现存最早的诗歌是《吴越春秋》所记载的一首传为黃帝时的民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生动描写了先民用弹弓打猎的情景。相传是尧时的民歌《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有作:帝力于我何有哉).。”表现了自力更生,乐天知命的心理,还颇有藐视权威的味道。舜到解池(在今天的山西运城,现在开发为旅游点,叫中国死海)视察,看到人民把解池中含盐浓度很高的卤水铺开,当温暖(熏)的南风及时(时)从中条山山口吹来,蒸发了水分,得到了食盐,解除了烦恼(愠),增加(阜)了财富。高兴得弹起五弦琴,唱起《南风歌》。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此外,在《尚书•商书•汤誓》中写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这段话是说夏桀的民众都怠工不支持他,并唱道:时日遏丧?予及汝皆亡。 表现愿和夏桀同归于尽的无比愤怒的感情,这又是一首上古诗歌。这些上古诗歌现在已经无法唱了,只留下歌词成为最早的诗,自然这些诗曾经被后人修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