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事知之 (上)

来源: 齐霞 2018-10-15 10:45: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005 bytes)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以人事知之 (上)                   
儒家不讲鬼神,一切事情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测而定。近三千年的有文化的历史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争。
春秋列国时,晋国的三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因势力渐大,晋王(名智伯)想逐个消灭他们,率韩康子、魏桓子之兵共同攻打赵襄子,且用水灌赵襄子的城。智伯有位官员叫絺疵。(音:chi-ci)下面这段文章抄自于《资治通鉴》p12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你,“子”是当时的尊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语气词)从(跟着的)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联想起当代世界,俄、华能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吗?)今约(讲好)胜赵而三分其地,(赵国)城不没者三版,(二尺高为一版。城差三版就要被淹没了。)(赵国城内)人马相食,(因无粮而吃马肉)城降有日,(赵国投降,指日可待。)而二子(韩康子、魏桓子)无喜志,有忧色,(不但不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是非反而何?”(不是造反是什么?——待续。)
(2018-10-15)
不望取悦大众       但求有益学子
请帮忙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和解释中的多余处及不明处。谢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