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复兴与"文艺复兴"

来源: Wugangwugang 2016-11-17 18:18: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999 bytes)

中华复兴与"文艺复兴"

 

吴刚

       

        复兴和发展中华文化,首先有必要客观准确解读世上唯一连续传承数千年的中华经典,搞清楚中华文明成果对世界的实际影响和贡献。

        过去短短的两百年间,自然科学技术在欧美获得爆炸式的发展。今天他们仍在很多领域保持领先,包括历史惯性造成的文献编审发表、评奖话语权和垄断大学或研究机构各种排名等等。同时,欧美的社科文艺和二战后全民的教育普及,社会相对稳定富裕的成就也令人刮目相看。尤其北欧4国由“海盗文化”进化成今天的近社会主义形态,确实有很多成份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然而,之前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就好比是社科领域最大规模的传销。(1969-1972年美国地面摆拍“阿波罗11-17号” 6次载人登月和一次假装失败,则是科技领域最大的传销杰作。)虽然越来越多人被点醒,但早醒的要对晚醒的多一点耐心。

       美国麻州波斯顿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内,“古希腊文物”占了一大间,都是完好无损的,外表画满白人运动健将或生活场景的,色彩艳丽但风格几乎千篇一律的巨形花瓶或陶罐。也许以前我们会轻易相信文字介绍,说那些都是从“古希腊帝国”各地挖出或修复的2000多岁的文物,但从今往后不再相信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法国卢浮宫馆长在NHK记者采访中就说他馆内的“古希腊文物中相当一部分雕像是仿制品”。记者追问:“那真品在哪里?” 馆长说他“并不在乎”后岔开话题。有机会去欧美各大博物馆的网友,不妨留意一下那些“上承古埃及,下启古罗马的古希腊文物”。

       2016年,中英西三国大张旗鼓联合纪念汤显祖、“沙斯比亚和塞万提斯”去世400周年。中国排场搞太大,反而又让欧洲人露了马脚: “沙塞”两人著作等身,但生平无从考证; 16-17世纪英格兰最最流行的“节目”是千人围观斗兽,比如群狗撕咬斗熊、斗牛或斗马,绝无类似汤显祖在家乡江西抚州玉茗堂排演“临川四梦”,剧本在中国各地,以多种戏曲形式连续传承400多年的史实。西欧人写自己的剧本不会早于第一位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见到汤显祖的年份。包括利玛窦本人记载在内的各种证据表明: 沙的36部戏剧是法英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团队抄袭或仿制“临川四梦”和其他元明戏剧经典的产物,也是超级造假工程“古希腊文明与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总理曾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外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没料到名扬世界百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经过多次集体修改和润色,但人鬼情未了的超级浪漫剧情,几乎是原封不动照搬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首«牡丹亭»。“沙斯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情节与临川第二梦«紫钗记»基本一样; «12夜»则是完全抄袭中国另一经典剧目«幽闺记»。除了时间地点人名是欧式的,“沙斯比亚”高产独著的剧本,无一不是用海量的元明剧本翻译抄编的。最近居然出现中国“砖家”附和英国人,说秦兵马俑是“古希腊”派人教秦始皇做的,黑白颠倒的英国人以后难保不说汤显祖山寨“沙斯比亚” 。

         这正是:东方才子柳梦梅,西洋山寨罗密欧;英伦少女杜丽叶(朱丽叶),无人知是杜丽娘。

       从元剧传承发展至少几百年,才到明朝的汤显祖时代。汤代表了戏剧的巅峰,也是中国戏剧家的后起之秀。而“沙”出生于远离伦敦160公里的偏僻小镇,不但会写“14行诗”,而且无师自通,几乎凭一人之力“复兴中断了近2000年的古希腊戏剧”,成为与“三个古希腊悲剧大师”齐名的“第四悲剧大师”。与沙竟然“同一天死的西班牙塞万提斯”,明显也是捏造的诗词、小说和戏剧全能作家。他笔下的堂吉诃得和300年后(19世纪)法国大仲马写的英国罗宾汉,加上20世纪初美国的佐罗,分别是西班牙和英美的梁山好汉。三个都是山寨《水浒》,完全虚构的独行侠;而《水浒》则是基于众多真实历史人物方腊、宋江等创作的。刻意安排“沙塞”两人与汤同年去世,宣传欺骗世人200年可以休矣。

         为了响应中国联合纪念的倡议,英国特意发掘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首尾两座“戏台遗址”,增补为国家级文物:一是伦敦东城戏台(THE THEATRE)遗址,据称“可能是1596年《王子复仇记》首场演出地”;二是伦敦熊园(THE HOPE,BEAR GARDEN)遗址,包括三处可容上千人的斗兽场。据称熊园不仅斗兽,而且有剧团表演。“可惜400年前看戏者寥寥,所有社会阶层对围观斗兽情有独钟。结果剧团很快被迫撤走,而斗兽场生意兴隆至少200年。” 18世纪以前,王公贵族云集的伦敦尚且如此,160公里以外的“沙斯比亚”老家小镇的文化活动就可想而知了。小镇上原有的,与“沙”有关的5处文物分别是:1932年建成的皇家沙斯比亚剧场、 13世纪建成“沙斯比亚受洗和葬身的教堂”、 1789或1871年建成的“沙斯比亚”纪念碑、1887年美国出版商捐建的“沙斯比亚”纪念喷泉,以及1888年法国地主Gower历时12年捐建的Gower纪念碑。

         以上种种,只能反映整个西方18、19世纪以后对“沙斯比亚”的重视程度。然而,这些“文物”不但不能证明“沙斯比亚”在18世纪以前一枝独秀,不能证明“王子复仇记”等36剧在启蒙运动之前已经传承上演了200年,反而暴露了以伦敦为中心的整个英格兰,在罗马帝国占领后,连续传承千年的是——低俗、野蛮和血腥的斗兽“娱乐”。伦敦的国家级文物更无法自圆其说:在英格兰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都对围观斗兽乐此不疲的16-17世纪,“沙斯比亚”如何无师自通,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复兴中断近2000年的“古希腊戏剧”?同样,西班牙境内少不了跟“塞万提斯”有关的“文物”,更留下经久不衰的罗马帝国活化石“西班牙斗牛士”。汤显祖老家小城江西抚州可能没有那么多光鲜漂亮的文物,但是元明两朝几百年,汤显祖有名有姓的前辈和同辈戏剧家遍布中国大地,传世作品不计其数。英国人除了有个捏造的西班牙塞万提斯陪衬,用斗兽场遗址代替戏台,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代替汤显祖的《牡丹亭》,并铺天盖地宣传进入中小学课堂,全世界传销200年,还能怎样呢?

         江西抚州修复汤显祖玉茗堂排演“临川四梦”的文昌里是好事,也是复兴戏剧文化经典的大事。“沙斯比亚”山寨的《牡丹亭》已经深入整个西方骨髓,我们可以不刺激他们,但至少不必再浪费人力和财力,去纪念捏造的“沙塞”两人了。丘吉尔曾说宁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沙斯比亚”。如果中国人每天还在传销“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除了满足丘吉尔们靠抄袭和欺诈得到的虚荣,只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巨大的笑柄。

        “脱亚入欧”的日本人给汤显祖冠名"东方沙斯比亚"。被抄袭的真正戏剧泰斗反而要屈居捏造的戏剧大师之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古希腊文明和中断近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实在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级传销骗局,但早晚会被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继承人戳穿。

         如果顺藤摸瓜,我们还会发现:古埃及文明虽然留下无数真实文物,但中断至少2000年以后,法国从拿破仑时代开始蓄意编造古埃及年表,对文物或古埃及文字的解读,明目张胆地造假掺假。英国人殖民伊朗和印度后,又编造或无限夸大古波斯和古印度文明,并且攀亲戚, 自称与伊朗和北印白人同属“高贵的伊朗人”。赤裸裸地宣扬种族主义还不够,又编造出个“印欧语系”,混淆视听。目前垄断整个欧洲、美洲和非洲的英法西俄德葡等语文,全部是罗马拉丁语文体系的分支。曾经独霸整个欧洲2000多年,并影响北非和小亚细亚的拉丁语文体系,源于西亚人在亚平宁半岛创建的罗马帝国。用所谓“印欧语系”囊括古波斯语和印度无数方言在内的各语种,纯属牵强附会,无稽之谈。

        从8世纪到13世纪初被蒙古大军屠城灭绝式破坏之前,以巴格达为首都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学会中国造纸术后,站在汉唐的肩膀上,在数学、天文、生物和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超越中国的辉煌成就。同时期的西欧,则历经1000多年罗马教廷政教合一的黑暗统治。包括伽利略在内的各级教会的神父教士,是有机会读写拉丁文的唯一精英团体。他们最早在10世纪,间接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中国造纸术。通过学习和翻译阿拉伯文明成果,拉丁语文直接从阿拉伯语文引进了4000多个单词:比如今天英文或拉丁文中的algebra(代数), algorithm(算法),  algae(海藻),alchemy(炼金术:chemistry化学的前身), alcohol(酒精)等等,都是来源于阿拉伯文。“al“正是阿拉伯文中最常用的冠词。

        16世纪伽利略时代开始,西欧精英阶层掌握的数学、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和相关技术逐渐超越中国,的确属实。在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以前,西欧的社科文艺,除了“一字都不能改”的天主教义,与中国连续数千年积累的文化成果相比,几乎是空白。搞清楚全盘造假的“古希腊文明”以后,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以“古希腊文明”为复兴对象的“文艺复兴“,除了继承古埃及、西亚古国和东罗马的石材建筑及相关宗教艺术,所有其他社科文艺成果(哲学,诗词,小说和戏剧等等)都来源于利玛窦之后的传教士们从中国搬运到欧洲的各种中文典籍或译本。这以后才有了所谓的欧洲启蒙运动。比如所谓的西方哲学两大学派: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实际都是源于《易经》和《道德经》;唯心主义则源自王阳明的“心学“,或来自中国二手的尼泊尔佛教经典。所谓“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得的原子学说”,其实是近代伪造的拉丁文《易经》和《道德经》节选或加工版。

       西方哲学的真正鼻祖,德国的莱布尼茨正是《易经》和老子最忠实的洋徒弟。而被誉为“英国孔子”的培根,据称是16世纪与汤显祖同时代,比王阳明晚生的英王大法官、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比莱布尼茨大80几岁。培根的全名直译成中文是“法兰西熏肉”,然而中国熏肉最早在17世纪才传入西欧,至今一直是西洋人的早餐美味。不论当年是否真有名叫“法兰西熏肉”的英王大法官,他的"传世巨著"与同时代"沙斯比亚和塞万提斯"的诗词小说或戏剧一样,显然都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的产物。"培根巨著"被译成各种文字,风靡全球,犹如源自中国的熏肉,脍炙人口。«培根论人生»的各种译本在中国也颇为畅销,孰不知这号称400多年前的洋鸡汤实际是至今200年左右才炖的,而且勾兑了不少中国数千年的土鸡汤。有些国人吃熏肉说是吃“培根”,吃的是西洋文化。很可惜, “培根” 尽管味道有点不同,终究还是出囗转内销的熏五花肉。

        虽然"文艺复兴"作坊以巴黎为中心,但为了逼真和掩人耳目,捏造的人物跨越数百年,遍布欧洲。比如意大利的屈原--但丁,英国集老子、孔子和王阳明于一身的培根和西方汤显祖--沙斯比亚,西班牙的施耐庵--塞万提斯等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个个孤家寡人;虽散居各地,却共同穿越千年拜“古希腊圣贤”为师,或师出无门,自成大师。名师往往出高徒,偏偏他们个个都上无师爷师父,下无徒子徒孙。贵族文化长期被欧美和世界各地宣传或效仿的法国人,反而独独缺席无比高大上的"文艺复兴",可怜巴巴要等晚生几百年的伏尔泰学了孔子和元剧«赵氏孤儿»以后,才被启蒙。如果最边远的英格兰和西班牙都"复兴"好几百年了 ,整个西欧怎么还需要又来一次启蒙? 这种“先复兴后启蒙”的反常逻辑经得起推敲吗?

        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当年的中华文明非常赞赏: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他感叹“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而且他还发现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数学、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都十分精通。”当然,他也发现当时把自然科学做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精英团体不多。

        15-16世纪王阳明和汤显祖时代,英格兰王公贵族以说法语为贵为荣,占统治地位的文书是拉丁文。说英格兰土语的文盲百姓进教堂只能听教士用拉丁语宣读拉丁文拜步经。如果当时就有沙斯比亚和培根那么杰出的人物,用英文写出那么杰出的诗词和戏剧,写出能指导科学和人生的哲学巨著,为什么如此杰出的培根、沙和塞万提斯等人启蒙不了自己的后代和西欧?为什么还要等比他们年轻100-200岁以上的,对中国优秀文化顶礼膜拜的莱布尼兹和伏尔泰等人来开展“启蒙运动”?

        元代纪君祥根据《左传》和《史记》等史书中记载的真实故事,写成历史剧《赵氏孤儿》。约500年后的1731年,法国传教士马约瑟在广州把《赵氏孤儿》译成法文。1734年巴黎《法兰西时报》、翌年《中华帝国志》先后刊发,在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西元前6世纪发生在春秋晋国的故事里,众多仁义忠勇的正面人物,忍辱负重数十年,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令18世纪的欧洲人五体投地。伏尔泰以马约瑟的法文本为素材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特意在剧本题目下加上“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成为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755年8月20日该剧开始在巴黎上演,盛况空前。随后,英国作家默非又根据伏尔泰及马约瑟的本子,重新改编了《中国孤儿》,在伦敦演出,引起极大的震动。 而情节类似的“沙斯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不论是否山寨《赵氏孤儿》,一定是出现在《赵氏孤儿》首次登陆欧洲以后,绝对不会提前200年就有。

         如果古希腊伪史是冰山一角,那么“文艺复兴”但丁、培根、沙斯比亚和塞万提斯等捏造的人物或他们的“巨著”就是冰山的另一角。道理很简单:希腊本无国,雅典亦非城;本来无文艺,何以言复兴?很明显,各种山寨和创新的 “文艺复兴成果“必然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而绝非之前。当然,客观来讲,启蒙运动拉开了欧美教育普及,丰富世界文艺的序幕。特别是二战以后,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的理念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实践。中国在取得巨大物质文明进步的今天,还需要重温中华圣贤的教导,借鉴北欧等国经验,逐步实现持续、公平和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

         英法开始军事和经济侵华的19世纪前后,欧美世袭金权联盟公鸡会组织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编造或篡改了中国以外的世界中古史。整个西方造假护假至今,绝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祖坟贴金。如果以假乱真的“阿波罗登月”主要是为了打击苏联信心,赢得太空竞赛和冷战,那么过去100多年,让全中国和全世界都自觉不自觉地传销 “古希腊民主文明和文艺复兴”,又是为了什么?

         今天需要复兴和重新解读的是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尤其是哲学文艺等社科经典对启蒙欧洲的影响和贡献。书写和传播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人类文明史,每一位清醒的中华文明继承者都责无旁贷。       

        中华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实现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将是:中国公有经济和金融发展,通过与各国的广泛合作,逐渐超越欧美世袭金权和私有经济,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占主要或支配地位。如果这点可以成为一种共识,成为“知行合一”的基础“知”,那么,一带一路之“行”只是中华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有多少代人要流汗流血还是未知数。世界真实的历史和现状表明:人类未来走向“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私”,将完全取决于中国的走向。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永远坚持天下为公,才有可能引领人类走出丛林法则,共同迈向世界大文明。

 

 

所有跟帖: 

天下为公,是近代的实践,与传统扯在一起有点生硬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8/2016 postreply 09:23:05

利玛窦騙了中國人,因為他自己都不懂現代西方文明是什麼回事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459 bytes) () 11/18/2016 postreply 15:16:45

荒唐至极。 -不开窍- 给 不开窍 发送悄悄话 (17 bytes) () 11/20/2016 postreply 04:37: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