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宇信先生评价此文:

来源: 京都静源 2016-08-13 15:29: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07 bytes)
回答: 吴其昌《金文历朔疏证》述评京都静源2016-08-13 15:27:32

吴其昌先生是王国维的知名弟子和学术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因为他在刚刚四十岁出头就英年早逝,致使他庞大的金文研究计划没有彻底完成。虽然他留下了《金文历朔疏证》五卷、《金文年表》三卷、《金文氏族疏证》六卷、《金文世族谱》四卷、《金文名象疏证》四卷、《朱子著述考》、《殷墟书契解诂》、《宋元明清学术史》、《三统历简谱》、《北宋以前中国田制史》将近两百万字的文史研究著作,但是天不假年,他留下的这些著作可能还不到他计划中的一半吧。

吴其昌在《金文历朔疏证》一书中曾经计划研究并撰写殷周金文研究七书,即:“其昌数曾发愤,自期为金文造疏数种:一,《金文历朔疏证》,年表附焉。二,《金文方国疏证》,地图附焉。三,《金文氏族疏证》,系谱附焉。四,《金文名象疏证》,字典附焉。五,《金文习语疏证》,韵表附焉。六,《金文职官疏证》。七,《金文礼制疏证》。一以定时间,二以度空间,三以区人类,四与五以疏睿其语言文字,六与七则篹述其文物制度。更有余力,则迭次而及其他。” 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几十年,那么20世纪金文研究成就最大的人应当非他莫属。

对于他的金文研究,刘正教授在本论文中认为;“争议最大的是他的《金文历朔疏证》,成就最高的是他的《金文世族谱》。”这一总结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过去,因为郭老对他的此书的否定,加上他本人英年早逝,部分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的传播和发展。在本文中,刘正教授大胆地提出:“《金文历朔疏证》一书代表了30年代学术界对于商周历法和铜器断代的比较成熟的20世纪早期学术体系。他和陈梦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之区别就是:后者则是50年代学术界对于商周历法和铜器断代的比较成熟的20世纪中期学术体系。一直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才标志着90年代学术界对于商周历法和铜器断代的比较成熟的20世纪晚期学术体系。天不假年,假如他可以健康地活到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长,那么他肯定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商周铜器断代和历法体系。”这一总结和推断是否为学术界接受,我看可以值得进一步讨论和完善。商周历法研究,一直是甲骨学和金文学研究的难点。董作宾先生的《殷历谱》,可以说真正是呕心沥血、费时费力之作,但是结论却不为大家所接受。金文历法的研究,也存在这一现象。夏商周断代工程,召集了几百名顶尖学者对这一问题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探讨,力求攻克难点。这一规模是前无古人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是真实可信的。下一步是否需要分析和总结传统观点的长处所在?

我注意到刘正教授至少目前还没有撰写他本人的西周历法体系和铜器断代的标准。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为了撰写此文,我听刘正教授谈起,他几次直接和吴其昌的女儿联系,交流对吴的评价,探讨和总结吴的学术精华所在。在别人对吴多持否定态度的环境下,他坚持己见,给予了吴其昌以比较客观的定位和评价。当然,我希望他能早日撰写《陈梦家及其<西周铜器断代>》一文,和此文形成对比研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