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宇信先生对此文的评价:

来源: 京都静源 2016-08-05 07:51: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71 bytes)


研究王国维的论文很多,研究《观堂集林》的论文也不少。但是,从古文字学角度研究《观堂集林》的文章并不算多。 
王氏最大的贡献是在甲骨学草创时期,他完成了由文字学向历史学的转变。我在新著《中国甲骨学》一书中曾如下阐述: 

王国维不仅在文字考释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还对商周礼制、都邑、地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他一九一七年所写的《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这两篇著名论文,把甲骨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文字时期进入了史料时期。 

刘正教授在此文中也给予了相应的评价和陈述。 
《观堂集林》内容博大精深,但是刘正教授从古文字学角度上、从商周史研究角度上给予总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心得。刘正教授指出: 

《观堂集林》一书学术成就最大的地方表现在利用甲骨文和金文对商周历史和礼制的考证性研究,以此订正并验证先秦相关史料记载的真伪性上。当然,这首先就是考证甲骨文字,进一步确立了甲骨学的诞生和科学化、规范化,完成了甲骨学从文字学走向历史学的变革。 

尤其可贵的是他对《观堂集林》版本的介绍,足见他下了一番考证和求索的功夫。他得出的结论说“一本学术著作却有如此众多的版本在短短几十年内相继出版,这在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出版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此话还是十分符合实际的。 
在有些场合,刘正教授还注意到了《观堂集林》所蕴涵的新的学术价值。比如,关于商代周祭制度,这可以说是甲骨学研究难点之一。他在本文中主张:在研究商王命名习惯时,王国维经过严谨考证后得出“商之先人王亥始以辰名,上甲以降皆以日名,是商人先公当自上甲始”的结论,刘正教授认为此说“为研究商代祭祀制度、特别周祭制度的变迁奠定了基础”。先公、先王的命名划分和周祭制度是怎么样的一种对应关系,本文作者却没有详细阐述。我期待着他能写出相关论文。 
在本文末尾,刘正教授还特别肯定了王国维二重证据说的学术价值。这本来也是一个很热点的话题。最近,他的《京都学派》和《京都学派汉学史稿》的相继出版,他对王国维和内藤湖南之间的学术互动关系进行了多方面、有证据的阐述,而核心论点就是围绕着二重证据说的形成而来。听说很快他的长篇论文《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日本汉学京都学派》就要公开发表,应当也是对《观堂集林》研究的辅助。 
认真地通读一下《观堂集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阅读)是我对所有有志于研究古代史的学者们的一点希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