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2 天象为证:澶渊之盟,大辽继正统2(第二部上《荧惑守心,天责帝君》第九章)

来源: knight009 2015-12-10 19:12: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72 bytes)


图:辽朝太后萧绰雕像

<样章节选>

《遥视历史问天机》
第二部《天象在循环 未来有答案》
(公元前480年~公元2016年)

上部:《荧惑守心,天责帝君》

第九章 1006年荧惑守心,萧太后延寿

第二节2  天象为证:澶渊之盟,大辽继正统2<样章节选>

(二)澶渊之盟,战争背景

1004年之前,辽国对北宋的战事大占上风。先是宋太宗两次大败。979年宋太宗亲征,欲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惨败。986年太宗派三路大军伐辽,东路主力军大败,中路、西路军连胜,宋太宗却急令中路、西路军携百姓撤退,被辽军各个击破。杨业孤军抗敌,重伤被俘,绝食而死[2]。两次完败,宋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转为防御。

986 年辽军乘胜南下,名将耶律休哥大败宋军于望都(今河北望都)、瀛州(今河北河间)。987 年,辽军乘胜攻克深州、祁州(今河北安国)。

988 年辽军大举南下,攻占了涿州、祁州、新乐等地。999年后,辽兵入侵北宋十多个州,掳掠屠杀。老将高琼依靠大将杨延昭,在王溢津、淤口、瓦桥三关,连战连捷,一月之内就打跑了当年侵略的辽军。

1004年闰九月,辽军侵略的声势很大,战绩很差。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攻威虏军(今河北徐水)、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不利;攻北平寨(今河北顺平),受挫;绕道攻保州(今河北清苑县)、定州,不克;又东攻瀛州,死伤万人多……辽军乘隙进犯澶州(今河南濮阳),离北宋都城开封仅300多百里。辽军一路受挫,孤军深入,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而宋真宗却吓得要迁都外逃,宰相寇准、太尉高琼力劝真宗亲征。真宗最后勉强同意去澶州督战。到了澶州南城[3],真宗惧敌不敢前进,高琼拥辇而行。到了黄河浮桥,真宗又想回返,高琼急令驾车武士飞马过桥,直抵北城,请真宗全副仪仗登上城楼。城外宋军见皇帝亲征,齐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军威大振[4]。

辽兵闻宋军呼声怯阵,宋军用伏弩[5]射杀了辽军先锋萧挞览(擒获名将杨业之人),辽军士气低落。加上北宋名将杨延昭[6]在辽军后方虎视眈眈,辽国已呈现岌岌可危之势。辽军于是通过降辽的北宋旧将王继忠与宋朝暗通关节,希望议和。


……

 <全面的章节,请看准备正式出版的全书。>

------------------

[1]《宋史·毕士安传》

[2] 史书上对杨业之死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是战死,有人说是自撞李陵碑而死,辽史说他是战场受伤被俘,绝食而死,莫衷一是。我追查发现辽史的记录是准确的。

[3] 澶州:北宋时黄河流经澶州,将澶州城分为南北二城。澶州在宋朝又称澶渊郡,故此次盟约称为澶渊之盟。

[4]《宋史·高琼传》。

[5] 我追查看到这种伏弩是五箭连发的大弩机,箭杆有拇指粗细,从城头射杀了萧挞览。

[6] 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北宋抗辽名将杨业长子。自幼随父征战,屡立战功。雍熙三年(986年)北伐, 29岁的杨延昭为先锋,流矢穿臂,愈战愈勇,苦战攻下朔州,先后又攻克应州。杨业死后,延昭在边关抗辽,威震边庭。史书中杨延昭兄弟三人,延昭是长子,两个弟弟在大哥手下为偏将,业绩平平。杨门女将不过是戏剧故事。我追查看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