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之前的2012年央视春晚,曾有过一首很欢快喜庆的山歌《追爱》:(女)妹是山茶花门前开,哥哥你为何不来采,你看那阿哥弹起那瑶琴笑的多自在,阿哥啊阿妹等着你来爱。(男)竹楼前月光下,阿哥弹起了土琵琶,阿妹今年一十八就像那一枝花,弹起琵琶唱起歌有句话儿对你说,十八岁要出嫁嫁人就要嫁给我吧。
www.youtube.com/watch
20年前的1994年,当时在校的绝大多数大学男生都不陌生的中国摇滚先驱人物何勇,改编了一首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摇滚乐《幽灵》,该曲苍凉大气气势磅礴,别具一格地震撼人心。这一无词的曲子传说颇多当年影响较大,如今不时还能在网上看到一些人以此曲纪念自己在生活中失去的亲人与朋友,拳拳切切感人肺腑,自然而然早已淡化色彩不再涉及敏感话题。
60年前的1954年,中国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彭修文改编了一首流芳百世的经典民族管弦乐舞曲,几十年堪称来长盛不衰的国乐精粹。
以上三首,就是同一曲调的《瑶族舞曲》。它最初是在50年代初由采风的音乐家根据粤北山区瑶族人民欢庆节日的歌舞鼓阵创作出来的。彭修文之后,陆续诞生多种各色民乐的版本,这是最喜欢的扬琴+古筝版,以前在走廊贴过:
樱桃微绽立秋到+扬琴古筝《瑶族舞曲》
bbs.wenxuecity.com/culture/467991.html
同一曲调的《瑶族舞曲》,可以演绎为鼓声、舞曲、挽乐与山歌不同版本;同一版本如小提琴《金色的炉台》,可以感受为炉台与灶台;同一《金色的炉台》感受,“各怀鬼胎”的那些海龟弄潮儿何尝又是齐头并进的?假以时日,答案自现。
这个世界哪怕平庸,只要能自由地自我,一年年安送岁月,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