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四十年代如何知名,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在八十年代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沈从文和钱钟书,我们没有像夏志清自我说的是他一人之功,但他绝非毫无关系。昨天见你留言后,我还真去看了他的中文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Pdf,他自己从英文序言翻译中文的自序里,中文直率而可读性颇高,同行评价他英文超一流,看来他的中文同样上乘,耶鲁的墨水不是白喝的。当然也是第一次知道,他写成名作的初衷是为耶鲁政治教授写给美军用的中国背景材料,这样他右倾反共的立场就找到源头了。
中文版本的其他部分则是别人翻译的,中文水准怪不得他,况且我们也不能无视他同行对他的充分肯定,包括现在的大陆同行。他哈佛的同行己在几十年前就预见到现在一些网友对他抨击的观点。
但有点我是同意你的,夏志清是相当地喜欢自我吹捧,康无为称他为“性情中人”。
夏志清当年邀请钱钟书改变开放初期访哥伦比亚有利他的国际承认,远早于电视剧。你说
所有跟帖:
•
这对话进行得实在累人。我前面已开始就说了,夏喜欢自我拔高。后面的
-czhz-
♀
(919 bytes)
()
01/02/2014 postreply
15:42:06
•
我和你不同的是,你把夏在推介这些作家的作用说成“亳无”,行家都不这么绝对。
-雅美之途-
♂
(0 bytes)
()
01/02/2014 postreply
17:59:03
•
科班的人士是这样说的:
-雅美之途-
♂
(98 bytes)
()
01/02/2014 postreply
20: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