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十二载留念】老四篇之三 *中文* 续完

来源: 白梅格 2013-11-03 17:11: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51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白梅格 ] 在 2013-11-04 00:51:3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自为巧合。
-----------------------------------------------------


音乐已删,请网上自寻唐.宣传片,望谅.

我若泼墨,能否再现绝世的牡丹;我若冥想,能否重逢永远的长安?——2006年中日再次合作的《新丝绸之路》主题曲之一《永远的长安》,此曲后借用于唐代宣传片,佛声缭绕、盛世太平。

-------------------------------------------------------------------------------------
接上文:

http://bbs.wenxuecity.com/culture/494530.html

对于这些论调,一些人嗤之以鼻一些人付诸一笑:在国内趁机捞足了钞票,如今又虎视眈眈美、加的资源,这类货色由来已久屡见不鲜,2000多年前的《论语》已写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一伙趋利避害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已,何况在美、加不用抢购、佩戴2013年1月北京雾霾那种N95口罩,好一群算盘哗啦的怀土“君子”!打什么正派民族主义的旗号?宏图大志以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探路布局,我们心里明白得不得了。

但,白梅相信。并非她高瞻远瞩,而是先例服人。她刚出国之时曾寄居东南亚,知道泰国人口中1/5是华人且大多源自中国的潮州。自南宋末年伊始,潮州人陆续迁入泰国逐辈开枝散叶,建树卓著的乡贤也乐于帮携同里,大家团结一心胼手抵足,最后发展壮大重要着泰国的经济,潮州的后裔他信也曾当选为泰国的总理。此外,潮州文化精粹之一的潮剧,自明朝成型之后也相随流入泰国并声誉鹊起,不仅在17世纪揽力于泰国宫廷宴会,20世纪初泰国还曾为世界潮剧的中心。尽管北美尚未出现这样浩大规模、深远影响的华人现象,但也有人心振奋的个例。比如祖辈在美做仆人,孙辈在西雅图做华州州长,然后美国商务部部长,最后做驻华大使的骆家辉。在一个资源丰沛且相对公平的环境中,一个守法人的天赋聪明、勤劳努力很容易大出效果--当然需要时间的跨度、发展的良机以及一定的实力积累。尤其是影响几代人的事件诸如移民,当前的价值容易肯定,但难以估量。

-------------------------------------------------------------------------------------

如前所述,在众多的国内来客之中,有一大类人只是顺路而为观光、购物、休闲,他她们更关心的是美、加各项税收、土地买卖、枪支管辖尤其合法拥枪途径等等话题,对探路布局、投资居留处处留心,步步为营。这类人数目庞大战线绵长,战略战术五花八门,绝大多数白梅她们几近一无所知,仅仅对个别地区极少数的一拨了解一丝半毫。

在这一大类投资或拟投资者里,至少有一小部分人对三个区域颇感兴趣:西雅图-维多利亚-温哥华这个小三角以及到旧金山一带的绵延,港澳粤人的根据地,日本文化风行;以芝加哥为中心往北去加拿大腹地的资源圈;东岸以纽约-波士顿-多伦多组成的三角形地带,亚裔里的台湾人与韩国人多势重。在这些人中,有一种就是本文所写的“士大夫”一族。

加拿大的温哥华地区,中国人一向较熟悉。一部风行90年代中国的好莱坞大片,由史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就是在温哥华附近拍摄的,90年代国内报纸、电影电视杂志曾介绍过拍摄背景花絮。8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李嘉诚投资600亿港币在温哥华广置房产,后于80年代末与90年代中,稳稳地截住了香港移民狂潮的资金,移民原因众所周知。现在的温哥华早已是繁荣富强的香港北美版。在加拿大温哥华与比邻的美国城市西雅图路途之间,有两巨无霸的吸金窟,一是大赌场Tulalip 一是特价购物中心Seattle Premium Outlet ,每天人潮如织热闹非凡。

西雅图,中国人也不陌生,90年代的经典影片《西雅图不眠夜》不知让多少人印象深刻。近年以来,汤唯的电影《晚秋》虽没人气攀升到旺,但她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却风靡一时。即便了无电影的形象宣传,西雅图也以微软以及比尔.盖茨而闻名世界。华人颇感兴趣的还有这位世界首富在华胜顿湖边的高科技家园,以及一小时飞行距离之外华人首富李嘉诚在温哥华面海遥对的风水豪宅。西雅图还有亚马逊、美国电话电报无线公司,还有星巴客的咖啡文化以及波音公司的飞机文化.书香满怀的西雅图还是文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城市且医疗实力也十分强劲,本地有美国医学院里排行前列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与位于北加旧金山的美国顶级医疗中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也相隔不甚太远.西雅图也是美国的军事重镇,周边围绕几个军事基地,尤以海军航母基地最为著名,缘其海湾风平、浪静、水深、岸长。世界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可承载80多架战斗机的尼米兹家族,就有一架常年泊于西雅图这个西北海军中心。此外,它不仅聚城市、雪山、冰川、海洋、湖泊、河流于一体,而且沿着太平洋岸往南延伸到旧金山高科技地带硅谷一段的区域,都是华人认可比较理想的教育、医疗、生活、工作,养老之地。尽管这些思路有些滑稽写起来也很好笑,但的确是颇具中国特色且大行其道的,华人购房者们就服这个,那些投资客深谙此道。

类似的参考着重点也适合于东岸的纽约、波士顿与多伦多一带,高科、医疗、教育、金融、政法以及一些人观望追踪已久,未雨绸缪的另一场潜流汹涌的科技革命(当然只是一些人的预计,时间为王,几年之后见分晓),让他她们心动不已。王石的万科在旧金山的公寓项目铁狮子(宣称还会进军波士顿),潘石屹的SOHO在纽约购楼的大手笔,都是他她们目前望尘莫及的先锋榜样。

与前两天地迥然不同的,是中间芝加哥地段以及更往上的广阔空间。毫无疑问,这些人研究过李嘉诚在北美的投资:从80年代美、加那几十桩大物业到近年加西、加东的住宅,加中的资源如石油,以前的银行股份如今的李嘉诚加拿大基金会,以及在美国的一些物业甚至于他远在北美大陆南端巴拿马运河几十年的经营权,当然还有最近被戏称为“脱亚入欧”的大动作-英国水、电、煤气公司。老李家各种各样的投资都在他她们的兴趣之中,但对李嘉诚在北美捐赠的医院就懒心无肠。总之,“加拿大的地下,美国的地上。”是他她们心中的目标。年复一年,每周从不同地方前往加拿大腹地考察的中国人里,他她们或许就混迹其中。可是,任你豪情万丈,任你生机一线也坚韧不拔,地下的宝贵资源,哪有那么简单?

----------------------------------------------------------------------------------------

这些人的想法大致也可分为三种:照搬型,最多是更细致更专业化而已。比如考虑小区建设规划,一定配置各种资源如图书馆、商场、健身所、保安公司等等(当然不是类似美国雇佣军黑水保安公司那种规格),几乎就是国内高端住宅区的异地翻版。让人置身于乐不思蜀,或者“暖风熏得游子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有的是深展型,从微处入手,渐渐壮大到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对诊所、复合诊所、独资医院甚至医学院兴趣奇大无比。类似兴趣也适用于私立学校。2013年下半年,新东方的余敏洪在北京接手北京工业大学的耿单学院,开设了私立大学,他她们自信不出一两代人,美国也会有华人自己的私立大学。

有的算是独创型,比如古典的木质建筑。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在美、加安家落户,其中对东方庭院(如日式、中式、唐式韩屋)的家居环境十分向往,所以一些人认为很有市场潜力。北美有巨大的林业资源,中华传统在风水宝地修筑木构院落、园林建筑群也已有上千年历史。此外,温哥华-西雅图地区温润潮湿,葱郁的茶山一座又一座,茶叶的栽培一直成功。但类似生存环境的竹子确很少见。。。

----------------------------------------------------------------------------------

近年以来,关于这一大类投资客的报道时有所闻,自己与友人也有过与之接触的经历,总而言之四个字:发人深省。有的人,由于不熟悉当地法律又专横跋扈刚愎自用,结局不仅是元气大伤甚至以前所有辛苦都被付之一炬,悲催十足。有的人,你看着他她们渐渐成功,并非有什么制胜法宝,仅是大势向好,他她们便基业常青。有的人,你一开始便知道他她们要成功-----就象多年以前父母带着白梅去登泰山所见一般:刚出泰安火车站不久就看见远处起伏的泰山上那条通天小径,人渺如蚁,但已在道上只要坚持便会登峰。而她们一家还要先赶到泰山脚下的岱庙,过天门、孔子登临处,经红门、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才会达到玉皇顶,即便一家人马不停蹄连泰山三美的白菜豆腐水都顾不上尝的赶路,别人也早在岱顶上东亭观旭日东升,西亭赏黄河金带了。有的人,一开始你觉得他她们东榔西棒,神经兮兮,只待岁月如流静静淌过水落石出,你回首往事才如梦方醒,感慨别人以前的布局之巧妙精密,环环紧扣节节相连直达目的。最后终于理解一点李嘉诚的名言警句了: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时,他明白;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时,他理解;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到底这帮“士大夫”一族赚钱盈利的海上丝绸之路会是以上那一种结局呢?一切只有拭目以待。

究竟这帮“士大夫”一族弘扬中华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展将是如何呢?传播生活方式,介绍文化历史,输出价值系统,让异族了解我们的过去认知中国的当前,让以和为贵兴旺发达的明天继往开来,是不是到处播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字开幕式,四下讲讲礼、群、良、精等等就万事大吉?真的那么容易吗?

官方“大力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18、19世纪欧洲来华传教士一般桥梁作用的华人个体、团体力量,一般碌碌无为的营营众生,这三股力量如果众志成城,中华文明真能象汉唐时节传入日本那样吗?从奈良前到平安前深刻影响整整250年,大化革新时代甚至以唐朝礼仪为准则,连京都都修成左京洛阳与右京长安,奈良仿造汉魏洛阳。好像很玄。

那么,大家想弘扬的中华文明是否会象佛教的传播一样?始秦东传,西汉末年由疆入内,一开始与本土传统文化抵触发生灭佛事件,再经历东汉魏晋两百多年的磨合相互影响,南北朝广泛传播,吸收当地文化形成独特的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终于进入鼎盛时期。似乎有点可能。

当然,现在这些看不懂道不明,或许会是新的方式,总之会是“深厚的底蕴,顽强的生命力,高度的同化势能”,让每一个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日子越过越美好。

眼下当前,实实在在,说着中文的中国人堂堂正正志在必得的来了,再不会象19世纪出国淘金的《扶桑》一般凄惨,再没有20世纪初辛亥革命之后留洋那拨那样局促,也不是解放前、后的公派留学那般人数稀少,与改革开放之后30年来的留学生以及90年代大潮卷来的移民亦有很多的不同。看着这些远道迩来的人们,带着希望带着强,白梅很兴奋也很惭愧,为将来会有更多熟悉亲切的中华文化到临身边而高兴,为自己虚度光阴差距甚大而自惭形愧。一个几近文盲、且蠢且穷的底层混混白梅的心情,也由以前的时常麻木,偶尔善感缓缓逆转成弘一大师李叔同那四个字:悲欣交集。

--------------------------------------------------------------------------------------

扶桑,原本是华夏文明神话里东方出日的植物,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程中,逐渐落实合神朱槿为扶桑花。据1700多年前的书籍记载扶桑花起于中国南部,后随着中华文明的传播流传世界各地,扦插便活,犹如华人移民落地生根。目前异域的扶桑花都是与本地类似品种杂交后的新类,同时也赋予新的美好含义,FUJI水瓶上的扶桑花应该也是与太平洋岛屿本土花卉交融之后的当地特色花朵。与中国遥隔万里的美国五十个州之中,有两个与扶桑花有关:夏威夷与罗德岛。海雾弥漫,灯塔航屋伫立的新英格兰地区罗德岛,名字就来源于希腊语的扶桑花(欧洲人最初命名扶桑的花名是中国玫瑰)。

扶桑花,也被称为小牡丹,假牡丹。尽管被喻为古老东方的象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地位低下且在古代多作篱笆。千百年来,扶桑似乎一直还隐约闪烁那种飘零、辛劳的愁影,若是拟人,至少贴近19世纪淘金华人的状况吧。至于目前海外华人的生活,应该更象本地化融入当地特色的扶桑花,比如12世纪传入马来半岛的中国扶桑当地化之后容光焕发贵为马来西亚国花,所有马币上都有此生机盎然的扶桑花。又如100年前的夏威夷耗费10年时光大规模杂交中国扶桑,目前的州花红中带黄。

较之扶桑,白梅还是更心仪牡丹的风采,雍容华贵、古韵万千。也喜欢牡丹一般端庄秀美、暗香浮动的中国女人,良好的家教门风、深厚的个人修养、得体的言行举止、丰蕴内敛的学识、淡雅清新的气质还有自信大气、优雅美丽的仪容,更兼仁慈真善、待人宽厚,如国母宋庆龄、似夫人彭丽媛,可谓光彩照人魅力无穷。

长安永远是长安,“花王终古是牡丹”。

————————————————————————————————————————————

自十年前的2003开始接触中文教学之后,白梅对中国文化也比以前了解稍深,但由于本身能力的局限,对“诸子经典的诡辩、雄辩;史家叙事的笔力、气度;诗词遣词造句的纯正、精美”就连皮毛也不曾领悟。这篇《中文》便是佐证。这些年来,美、加国门渐开中国人如潮而至,虽然廖无《故宫的记忆》50秒之后宫门洞开那种雄壮又迤逦的气势,也是万花筒一般精彩纷呈。可心愚笔拙的她即便挂一漏万也写不清楚明白。意犹未尽之看官还是请到这两段关于《故宫的回忆》的评论里找补感觉吧:

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起伏跌宕,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大明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庄严大典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我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荡气回肠的音符,有如一次梦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诗电影,古老壮丽的风景翩翩掠过,浑厚文明的画卷一一换化成音符来展现。配乐的第一部就如同这部电影的序曲,这次旅行的开端,是初遇时的惊艳,是失语了的感慨。

舒展激昂的提琴协奏在琴弦的鸣响中诉说着一个历经沧桑的文明曾有的辉煌。起伏、起伏、起伏,我们惊异于音乐演奏的出神入化,中华文明的瑰丽、博大与她的艰难历程竟被浓缩进这样一首美妙乐章之中,乐曲流露出“故国思慕的丰沛情愫”。(以上介绍摘自网上)

----------------------------------------------------------------------------------------

后言:这一篇《中文》,原本计划单成系列,后改为凑数《出国十二》,今年五月底写完又压放至今,白梅三易心思的原因是其昭然弊病——-视觉过于狭隘以及认知相当肤浅。放置之后也几无进展,其实再过十二年也未必写的丰富翔实、通透深刻。因层次境界注定如此,所以实在愚不可及目标。好在它中还有六个一好:一本严歌苓的畅销小说《扶桑》,一棵三星堆遗址的青铜树,一瓶遍及美、加“奥巴马选它”的FUJI水,一曲风行30年的佳作《丝绸之路》,一曲唐韵十足的《永远的长安》,还有一曲堪称传世经典的《故宫的回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此6个1之外,其余无它。

图片来自网上瞎找.张飞绣花,乐在其中:

全文完

 

所有跟帖: 

牧歌说的对,这是以士大夫情怀来批判士大夫。。。。。。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3 postreply 09:23:55

何来批判?高兴来不及的. 再说写明了本文纯属虚构:) -白梅格- 给 白梅格 发送悄悄话 白梅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3 postreply 17:55: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