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_----------------
2013年暑假之中,白梅在西岸旧金山附近探亲访友期间,她偶尔也到比邻的Stanford University闲逛。走在这一学术超凡且公认极美的校园里,白梅的感觉与许多人类似---- 只有闭目聆听,才会发现这里仍是凡夫俗子的烟火世界,亲近且实在。而一睁眼,面前的世界则是过度的奢侈豪华,令人非常有距离感。一群群富丽堂皇、华美考究的玫红宫殿;一架架悄无生息低空滑翔而过,空重即几万斤的波音客机;一辆辆焕然铮亮、穿梭不息的M客车。。。一切的一切还置于金光灿烂的蓝天、博大广袤的校园、四通八达的葱郁林道背景之中,如梦如幻、新奇惊艳,与她那种奇蠢无比的木讷之人远隔万里,格格不入。不过,仍有一处印象迥然不同,犹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绯红。。。当她N久前与它初次相见之时,正值入夜的天色渐晚长廊的华灯初上,顿感其视觉效果非常切合她心灵深处的某类感觉,一类与风向、人生息息相关的感觉,她于是思来想去、徜徉徘徊其中良久,夜深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之后的一次次重逢,更是令她的体验强烈、清晰----这就是位于Main Quad、尤其是通道地砖上有年代记载的长廊,被她借、改斯坦佛校训称为“被自由之风劲吹”的长廊。见图1
十年之前2003的年初,在国外举步维艰希望渺茫的白梅开始频繁回国寻找机会。可离开故土不久的她着实郁闷了。。。仅近2年的短暂光阴,却犹如一日之中天光渐滑入夜的那段时间,既自然而然又痕迹明显。以前国内与她水乳相融的一切仿佛都已移进霓虹闪烁的橱窗,夜幕中愈发精美亮丽却与她玻窗两隔,似曾熟捻但已生分,白梅不由得抚窗叹望了好一番。回国还是留下?她进退维谷;各自后续的发展?都走投无路。落魄失意的她实在不知何去何从,百般沉抑之中于是写了一个回国系列《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来排遣 心中的 烦恼忧愁。。。弹指挥间十年已过,如今的白梅若是再续旧文,题目必定改为《我不在乎风往哪个方向吹》,因为十年磨砺练就的功力让她对生活早已游刃有余,无论风向如何,她都一清二楚该往哪个方向隐翅飞翔。众所周知,当"成功"这个永远不落的人造太阳无所不及地照进每一个人的生活时,它那些带着精密刻度的光芒会自动给每一个人全息定位、排序.在刚刚过去的12年4000多个平淡日子里,尽管白梅曾付出过大量艰辛的努力,(出国十二年.老四篇之四《男人》),也遭遇过诸多伤黯的挫折(出国十二年.白梅五瓣之三《月静》),更经历了无数悲催的失败(出国十二年.结束篇),她也只能勇敢坦诚地直面真实:仅仅33%的实现了自己的俗世目标.好在世界上还有自然空气般的“幸福”二字可言,这一类源于自我满意程度,自主鉴定鳌占上风的感觉是世上大多数人更为在意的人生大事,也是他她们尤为向往的生活目标.群众甲的白梅自待不会井底之蛙一般,妄然菲薄盲目自信----截至出国12年,她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与内心预期的幸福吻合度基本过关,大约为66%:
早在1980's年代,那时在她曾祖父一辈生息的三峡深处巴东、巫山一带,拍摄过一部金鸡奖最佳影片《巴山夜雨》,里面作曲家白桦的插曲《但愿人生常聚少别离》当年是她父母的心爱.每逢暑假,他们一家都会乘三峡客轮顺江、逆江一段游玩休闲。夜雾四起的深更甲板上,风凉如水人仍未眠,两岸浓淡黑黢、影影幢幢的群山缓缓后移,白梅与姊妹正坐在竹排小椅上美美享受三峡柚子,她的父母则依着甲板栏杆轻轻唱和:“巴山雨巴山云,千里川江雾中行,帆似白鸥舟如梭,古往今来人几多。浅浅月,淡淡星,浅淡星月明古今。尽情迎送天下客,但愿人生常聚少分离。”。。。虽然时隔多年,那种温馨和睦、心至如归的隶属感在白梅心中依然难以磨灭。可如今,截流之后水位上升的江面大片宽延,航船再无从窄仄两山穿峡而过的亲近感,加之乘客庞杂人声鼎沸,故土早已是好景不在了。倒是多年之后万里之遥,离乡背景的白梅从加西温哥华到大岛的跨峡渡船、维多利亚附近海域游轮甲板上居然渐拾现在家乡的感觉,尽管海面较三峡水面更为浩浩汤汤。在美东波士顿远郊查尔斯河上的夜晚,魂归旧时老家的那种宁静温馨感觉就更加明显:两边河岸的夜雾滚滚弥漫,前方河道的野雁簌簌扑腾,天上寒星熠熠闪烁,月下凉风瑟瑟掠过,哗哗桨声里船头两三男士电子烟火明明灭灭,后舱几家女人家常里短窃窃私语。。。。这一类到家感觉的例子在北美大陆上应该还能探索发现许多,至少在加西南、美东北她相对熟悉的这两地方,令她心安之处已经不胜枚举。
话说“交良友如读好书”,事实也的确如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泡万天网对白梅而言都不及高人指路卓有成效。每一年,她都会不亦乐乎地见到不少国内来的亲朋好友,她将他她们归于西雅图-温哥华圈-----这是她自己将朋友们划分的三圈之一,以富含中国特色、东方元素的心态为主,对人生价值的趋向比较集中,意识坚固,犹如树干;纽约-波士顿圈的一些朋友功底深厚且盘须错节,思想四通八达但不爱溢于言表,好像树根;旧金山圈子里朋友比较单纯直率,头脑思维灵活自由,视野新锐广角,仿佛树冠。与这些树朋树友的坦诚交流以及向其虚心学习,使白梅象海绵一点点吸水一样,日积月累内涵渐丰于自己的以前。此外,还有那些博大精深、囊括天下的博物馆、图书馆,各种新奇前沿、自由开放的讨论会、小讲座等等,都让喜欢学习、渴望提高的笨人白梅受益非浅。除了万分感激之余,当然还有开心惬意,享受尽情。
偶然的一次,白梅参加了出海观鲸的旅游团,惊喜的看见远处鲸跃海面又倏然隐去。听完导游的讲解更是一触即发地喜欢上了鲸鱼的某个特性,后来她又专程去过几次,但多半一无所获没看到半丝鲸影。自由游曳的鲸鱼发现目标鱼群之时,它并不会打搅它,而是悄悄潜入鱼群的下方深海,围绕着鱼群一圈一圈不厌其烦的游戈,并坚持不懈的吐气泡,待气泡们上浮形成气流环绕鱼群之际,捕食的时机便成熟了:鲸鱼张开血盆大口从鱼群底部突然竖直射冲。。。鲸,跃出海面来见天日;鱼,囹圄鲸腹等待大限。很多年来,白梅一直追寻与鲸类似的做事感觉---简单明了,踏实良效,少有其它的牵袢纷扰,干净利索的完成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围剿。好在她目前的做事的感觉与状态也与之很雷同,所以喜欢。
每一年的暑假,白梅都会到远离城市的旅游林区去放松一段时间。在那些热闹非凡的宿营地,她们这些辛劳多时的成年人好像各个都返璞归真一般,忙着兴致勃勃的观察暗室中草垛上的蘑菇生长,争相学习并参与扎染方巾的制作,乐意满山寻觅采集可沥漓饮料的草本植物,享受小溪钓鱼再扔到对岸小动物嘴里的乐趣。深夜月下,她喜欢躺在木椅上光足跷脚轻轻晃动,欣赏5个涂满丹蔻的脚指甲依稀映出月影,她更喜欢霞光蔚氲的清晨沐浴,立于群山环绕、清风涤荡的峻岭之颠温泉瀑布之下,面对亘古永恒的天地与之坦诚相见,几近天人合一。。。这一类快意奔放、无拘无束、动静相宜的休憩方式,已经渐渐成为她放松自己的依赖与习惯。
每当春天降临之时,白梅偶尔会蹭到朋友的飞机或幸运订到特价机票,于是就会兴高采烈地在蓝天翱翔一番,俯瞰大片金黄色的菜花CANOLA(原名不雅:强*籽油,rape seed oil更名的,超市里到处有此菜籽油),不由得连连感慨生命的旺盛与热烈。春夏之交若是能遇飞行,那才让她最为开心:河流蜿蜒伸展,人迹罕至处的河源、草滩绿绿油油,据河道岸边整齐分割呈放射线型后延的狭长良田也绿浪翻滚,令人心旷神怡。平山大川中则多为规划整齐的矩形麦田地,春风中鸟瞰好似一块块碧绿的薄荷方糖。最喜欢是朝霞漫天的清晨飞过田野上一圈圈圆形的玉米地,圆心的水柱正高速旋转喷水灌溉,薄薄一层的水膜折射出五彩缤纷的晨光,好似一碟碟装潢精美的唱片在艳阳初升中漂浮晨空。。。在这广袤的北美大陆,本来低空飞行、骑马旅游、天象观察团等这些爱好都非常契合她的兴趣爱好,但目前由于经济原因她尚不能玩个尽兴,只能等待特价且偶一为之,不过也知足长乐。
还是2013年暑假期间,在白梅与朋友闲聊之际,白梅被问及是否后悔出国折腾这些年,她坦承自己只33%的目标实现,的确差强人意;心灵归宿感、人际氛围、工作学习体会、休闲娱乐、兴趣爱好等方面,自我满意程度也仅66%,仅仅勉强及格。至于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否将这33%、66%略微提高一些,让明天更辉煌,白梅对此前景的自信心则高至99%:她认为她的人生之路很类似这一“被自由之风劲吹”的时间长廊,地砖上的01~13年她是沉痛挂彩而过了,但前方的日子理应轻松顺利---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向,有指引的明灯、坚筑的侧障,有井然有序的航路,还有她一双准备就绪的隐形翅膀。不管风从长廊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何处劲吹袭来,她都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懈怠退缩。心,早已解脱不累;身,不过是吃力与否,而已。
见图2(01~13年一共12年,长廊地砖上2013年处她做有红色记号).
——————————————————————————-
《隐形的翅膀》是白梅多年以来一直喜欢的歌。喜欢它的优美旋律,还喜欢它给人乐观向上的感觉,最喜欢的还是它的歌词,与逆境中的她这些年来的真实心态很几分相似,也略有差异。
比如: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人到伤心处,清泪自然弹。)
又如: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带我飞,飞向希望.(感同身受)
再如:哪里有风,就飞多远吧。
(不管有风无风,无论风向如何,被自由之风劲吹的人只要自己坚持不解的隐翅飞翔,就能终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