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做酱油

来源: 二野 2013-06-07 07:10: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002 bytes)

外祖父做酱油

 

外祖父是很瘦小典型的四川人,走路步伐很快。
他是最早期清华大学采矿系毕业的,以后划成份成为民族资本家。

其实他更是实业家,他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知,无所不学,也是社会学家。

早年他炸过长江暗礁,冶炼铜矿,造过钞票,制造味精...
还有那四川骡子学马叫之类的很多典故历史故事,最早都启蒙于他的讲述。

直到最近我看完央视专题记录片:
南铜北调,才重新在这历史片共鸣中找到他当年的轨迹和形象。

记得最深的是他说:

千万不能给不了解的人交朋友,更不能代交信函,随便受人之托。

在上海,我给一位大佬带一封亲笔信给他的四川朋友,但不遇。

怕耽搁那朋友的事情,于是只好打开那信函看内容...

他绘声绘色,像说书:

那信中赫然写着:此自送来肥猪一头...

我为此几乎丢了性命。这世界上,第一最可怕的是人,那看似最客气最文明的阴谋家。

明火执杖的强盗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自己不明白怎么死的。

我几乎98%的知识来自社会,清华大学只给我一点知识和思维方法。

外祖父排行老三,这个家族有点像巴金先生笔下的家春秋,在大革命后,像一个巨大破裂的瓜。
母亲和姨妈舅舅们则在那革命的洪流中分流分化而出:
从革命的高干,到反革命的皆大大有之,终于散落到大江南北,海内海外。

61年灾荒年代,他来了,我母亲在他的女孩中排行老十。
好不容易搞到点猪肉,要红烧,却没有酱油。
那时候没有酱油了,有盐也就不错了。

于是外祖父要我和他一起做酱油。

他带我去自由市场买了两公斤多带毛的烂猪皮,几乎是目不忍睹,快要臭的,但极为便宜。
之后去化工店买了几瓶盐酸。用大磁坛先将加点水,再将那盐酸倒入,

之后将那猪皮切成小块,倒入酸内,这样第一阶段的工作就结束了,之后分几天不停的加水。

大概不到10天时间,那猪皮小块在酸水中分解了,味道很糟糕难闻,还带着气泡的泡沫。
他很有兴趣的看着,之后他说:

可以了。

他拿出早已经买好的氢氧化钠,记得是块状的,开始放入,并搅拌着。
同时他用PH试纸开始测试酸硷度,最后确定了投入量。

我惊的只能睁大眼睛,心想谁敢吃这酱油,那可是是强酸和强硷呀。

酱油做成了,整整一大坛,有12公斤,非常香,用这酱油做的菜味道好极了。

左右的邻居们都送了一点,这酱油绝对鲜美,大家都赞口不绝。
其实算算成本,非常便宜,我记得我家整整吃了一年多。

外祖父说:

赚钱发展,还是要靠实业,工厂。现在大学培养的实业家太少

我希望你长大后不要想去搞理论,理论不能救国,也很难赚钱。

不管再困难,也要学习掌握一门实际技术。他说:

比如四川皮县那豆瓣,制作是不能给外人看的,一看会呕吐。

但是吃起来,则完全不一样。

皮县豆瓣到现在怎么制作的,我始终不知道,
但后来有人说看见是用脚踩出来的,
但那是绝品。

外祖父到了八十多岁去世了,给他送葬的有极多工厂老板,他为故乡实业作了很多贡献。

他常年骑一匹四川小马。那马力气是不大,完全不如北方马高大。

但是,那马却极有耐力,能爬山涉水,尤其能忍饥又耐渴。
于是外祖父就这样多年跑遍了方圆几百里,几乎到每个地方的小工厂做技术顾但并没有工资,只有一点酬劳费。

这是后来四川一位姨妈告诉我的。

他的成分是资本家,但是无论谁对他都极为尊重,都叫他老总。

他不喝酒,不抽烟,只是喜欢不停的工作和照顾他那马。

当这位家族最后的掌门人过世的时候,有无数的电报发来,包括他清华的老同学。

那马后来不久也死了....估计也是累死老死了。

我一直多次有机会去四川,但就是不敢去。因为那里几乎有一个营以上的亲戚,
到现在复杂到黑白两道者大佬大官都有,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但是,我一直记得那灾荒年代的鲜美酱油,还有我外祖父的勤劳形象,
以及根据传说中,我会时时幻想那匹能吃苦耐劳的小马。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