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基本上完全同意,你看看的玩意儿

回答: 《大麦歌》与《咏竹》番禺渔夫2013-06-03 06:01:56

只说翻译,李敖的有点孔已己了,都文言文了。唉,朱令的就不说了

还由于英文的顺序,让李敖给一折腾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英文嘛,本来就是这么三句话:

Like barley bending in low fields by the sea, singing in hard wind Ceaselessly;
Like barley bending and rising again,so would I, unbroken, rise from pain;
So would I softly, day long, night long, change my sorrow into song.

第三句其实是So would I softly change my sorrow into song.“softly”是说“change”的,有木有?结果让李敖给生出了个“我生亦柔弱”还“强把”哪。

英文相对中文比较直接,诗也应该含蓄滴,而且原文都是普通词儿。我猜应该是20世纪的东西,本来就是:

象海边田里风中弯曲的大麦不停的歌唱
象那风中弯曲的大麦一次一次忍痛站直
我要日复一日轻柔的把我的忧愁变成歌

题目《Like Barley Bending》,应该是《象大麦那样》,或者说《象大麦那样弯曲》,作者是借大麦抒情,“So would I”差不多就是我要向大麦学习。

我跟着凑两个热闹

(一)
海边低田,风吹麦弯,大麦歌唱,海麦为伴。
风吹麦弯,麦又直站,既弯不断,虽伤不残。
我声柔软,度日如年,无尽忧怨,随风飘散。

(二)
风吹大麦弯,在海边低田,风中大麦唱,歌声随风传。
风吹大麦弯,大麦又直站,既弯还不断,虽伤却不残。
我欲学大麦,日夜不间断,忧愁和烦恼,随歌声飘散。




 

所有跟帖: 

谢谢你们,受益匪浅。美国人为什么会崇拜狐狸呢? -番禺渔夫- 给 番禺渔夫 发送悄悄话 番禺渔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3 postreply 15:03:39

应该不是崇拜狐狸,而是认为狐狸比较狡猾吧 -善念真言- 给 善念真言 发送悄悄话 善念真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3 postreply 16:01: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