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与种族的发展与生存确实存在一定的地缘性,你该不会以"地球人"而自居吧

来源: WSTB 2013-04-07 22:02: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WSTB ] 在 2013-04-10 12:44:4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任何一个文明的成长,都少不了与其它优秀文明的交流、碰撞。


在封闭孤立的发展环境里发展起来的文明,最后都会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严重瓶颈问题!


从全球通史来看,自新石器农业起源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三个地理上相对隔离、发展也相对隔离的、主要的(非次要的)的大文明圈:


一是位于西方的环地中海文明圈,它包括中东的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近代欧洲文明等。


二是位于东方的华夏文明,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等民族。


三是是位于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包括玛雅文明、阿兹台克文明、印加文明等。


这三个文明圈,第一个文明圈距离人类的非洲祖先最近(也就是走出非洲不算太远),参与此文明圈的种族也最多,圈内子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最频繁,总体文明所集成的成就也最高。


第二个文明圈里的民族,是走出非洲比较远的人群,参与这个文明圈的种族类型比第一个文明圈少,文明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相对而言总体文明成就稍低一些。并且,中国的汉民族几乎是从头到尾是唱主角的种族,与第一个文明圈里各优秀种族百花齐放、粉墨登场、好戏连台完全不相同。


第三个文明圈的种族只有一种类型,那就是很纯种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走出非洲最远的一群人,也是在地理上与外界非常隔绝的一群孤立的人。由于美洲内部缺乏异质文明相竞争,美洲文明发展的总体高度比较有限,最后也被彻底灭绝了。


虽然,第二个文明圈与第一个文明圈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和技术的交往,但是,这种交流碰撞是有限的,而非充分的。


实话说,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战场主要是在第一个文明圈里,其次是在第二、第三文明圈里,也即人类文明发展的次战场。现代的西方文明,正是从第一个文明圈里诞生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印欧语系的白种人可以将环地中海文明圈内其它民族所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前文明成果,划入自己的成就口袋里。近代/现代的西方文明,的确是站在巨人/前人的肩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集大成"的强势文明,不过,西方白种人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里面也包含有太多其它种族的不可忘记的功劳!


相比较之下,古代的中国人压根没有什么巨人的肩膀可站,华夏文明的发展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勤劳(只有少数外部文明的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也有少部分华夏文明的优秀技术传播出去),终于把自己也培养成了一个巨人。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终究会遇到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类似于美洲印第安文明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一个文明圈的发展类似于举办一个运动会,只有参与的种族和国家的选手越众多,选手素质越优秀,这个运动会的竞赛水平才会越高。东方的华夏文明圈搞的是中国选手从头到尾跑长跑;而西方的环地中海文明圈搞的是众多的优秀选手一个接一个地跑接力赛!而美洲的文明圈,整个一个印第安种族的独角戏而已。


现代社会的进步最终打破了以往地理上的隔阂,中华文明不再处于相对隔绝的发展状态,中国人终于有了向外界的优秀文明充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国人也有了可以站到其它优秀文明巨人肩膀上的历史机会!而这是中国人自人类走出非洲之后,首次得到这样的发展机会。


中国人当前正在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就是为了站到西方文明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去吗? 中华文明不妨也做一个世界文明的"集大成者"吧。




附:


3。参与美洲文明圈的种族(ethnic group),基本上只有美洲印第安人的单倍群Q。


2。参与东方的华夏文明圈的种族(ethnic groups),主要有三种单倍群:O,C,D。
其中的主导力量是汉民族,也就是O下面的亚分支O3。日本人是O+D、C的混血,蒙古人是C,西藏人是O+D的混血,朝鲜人是O+C(以O为主)。


1。参与西方的环地中海文明圈的种族(ethnic groups),有好多种单倍群:E,I,J,R,N,G,F,T,K,H,L,等。
在这个文明圈,没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主导力量,而是轮番登场,好戏连台,比如,古埃及人是E+T,美索不达米亚人是J2,阿拉伯人是J1,印欧语系的印欧人是R1a和R1b,古希腊人是J2+E+R1a+R1b,古波斯人是J+R1a,古罗马人是R1b+J+E+G,古印度人是H+L(雅利安人入侵之前)。



所有跟帖: 

★世界公民: “I am not an Athenian or a Greek, but a citizen of the wo -star-sun- 给 star-sun 发送悄悄话 star-sun 的博客首页 (829 bytes) () 04/08/2013 postreply 07:35: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