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学”是一个横跨两个世纪的大错误 - 红楼梦作者探根

来源: henry9999 2012-11-25 06:28:0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7065 bytes)

以下文字转载自AZ Chinese News Newspaper(11/23/2012), Phoenix, Arizona

最近,网络达人北京V哥以笔名戴维发在亚省时报上发表学术论文,颇有影响,有女粉丝说:虽然V哥一向坚决反对对他的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但我还是身不由己地崇拜他的高超的幽默和广博的才学!又有红学家评论,红学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V哥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他将用雄辩的事实和严格的推理论证当做手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彻底砸碎红学旧世界并且建立新世界的领军人物!

正文

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自从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小说作者是谁争论不休,对其中的隐写的故事也出现过很多种说法,比如早有人认为书中写的是明珠家事,也有人认为其中隐的是顺治与董小宛,还有人说是隐写明亡清兴史等。到20世纪上半叶,红学研究逐渐兴起,形成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引派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两派难分上下。

蔡元培的索引派派认为,《红楼梦》是关乎政治的,他在《石头记索隐》写到:《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即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写的,为的是悼念明朝,谩骂满清。

而胡适考证派的理论基础是乾隆年间袁枚写的《随园诗话》,该书中写的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文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又写到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胡适由此得出结论,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江南织造曹寅的儿子,可袁枚提出的《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却让胡适很不满意,因为相隔已百年矣是指1687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要知道那个时候曹寅还没有到江南任织造上任,而且他的儿子还没出生!怎么可能写《红楼梦》呢?于是后来红学家们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清宫的史料中居然的找曹寅的两个儿子曹颙和曹頫的信息,但很快又发现两个儿子各方面都不象是作者曹雪芹。经过一番研究,红学家们又把作者曹雪芹修正为曹寅的孙子,也就是曹頫的儿子,可后来发现这个孙子的年龄不太合适,最后又得出了曹雪芹应该是曹寅的另一个儿子,二十五岁病逝的曹颙的遗腹子

红学们又根据发现的隆年间敦诚和敦敏以及张宜泉等人的诗中提到在北京有个叫曹雪芹的人,最后确定这个应该《红楼梦》的作者,也就是那个曹颙的遗腹子,并从这些诗中确定了这个曹雪芹的年龄,一个说法是他活了四十岁,另一个说死时年未五旬,从而得出了曹雪芹的几个生卒年龄,但又都与《红楼梦》中脂批提到的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对不上,于是又怀疑是不是写批语的人记错了?总之直到现在红学家们还争论不休。这些人写的诗中有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从来没提到过这个曹雪芹与《红楼梦》有任何关系!回头看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考证派是建立在一堆不靠谱的史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靠谱的论证,也就是胡适当年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不过红学家们的胆子的确是大了点儿,所以这样得出的结论必然充出了充满争议。

众所周知,毛泽东很喜欢《红楼梦》一书,据说他认为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中医,麻将和《红楼梦》。刚刚推翻蒋家王朝的毛泽东也很关心起《红楼梦》的作者之争,对于这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应该选哪个呢,其实两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蔡元培索引派认为红楼梦是明朝的遗老遗少写的,为的是悼念明朝,谩骂满清,这就有问题了,因为毛泽东刚刚推翻蒋介石的统治,跟明末清初时一样,肯定也会有一些中华民国的遗老遗少怀念蒋介石,痛恨新中国,痛恨共产党政府,所以如果支持蔡元培的理论,肯定会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如果有人效仿《红楼梦》的作者的做法写书拐弯抹角骂政府可怎么办?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以后说:还是胡适说的更有道理一些,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到,他还是很犹豫的。没想到他的这一言论发表以后,胡适的考证派立刻感觉有人撑了腰,一下子成为主流,在周汝昌等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曹寅的孙子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逐渐的成了定论,成了红学家们眼中不可挑战的真理!即使遇到确凿的不支持的证据,也被红学家们一律视为错误,感觉中国的红学家极其缺乏专业的学术精神!

比如早有人提出,清代有一本书名叫《何必西厢》,又名《梅花梦》,在其中的第三十六回里就提到了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字样,而此书的序言中记载的日期为雍正十二年1734年),而红学家们确认的《红楼梦》的成书的时间为1744--1753年,也就是说《何必西厢》的作者在曹雪芹写书之前十年就看到过《红楼梦》!当把这个物证放到红学家面前的时候,红学家一律称这是伪作,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这个不太靠谱的结论是定论了,可以用这个定论来推翻所有不支持的物证!可这样的伪证可不止这一个。

另外,红学家们一直认为《红楼梦》是家事说自传说,也就是说作者曹雪芹就是贾宝玉,书中的人物在曹家都应该找到原型。但我们发现,贾家的人物中尽是坏人,贾赦是个老色鬼,还想娶自己母亲离不开的丫环,他还在石呆子的古扇子的案件上责任重大;贾政的身边都是些卜世人(不是人)、不固修(不顾羞)、詹光(沾光)、单聘仁(擅骗人)这样的小人,还保举贾雨村这样的无耻之徒,还让宝玉向他学习,还放纵属下去勒索,这是个什么人品呀?贾珍跟自己的儿子媳妇爬灰,还跟儿子聚鹿之诮,几乎把宁国府翻了个个儿了;凤姐更是做恶多端……,总之作者的家里人坏人这么多呀?请问哪位会在书中如此骂自己的家人呢?

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反证就是,大家都知道,古人很讲究名讳,长辈名字里中的字自己不能乱用,《红楼梦》里就有所表现,比如黛玉就很注意自己母亲贾敏的名讳,而林红玉因为犯了黛玉宝玉的名讳所以改名为小红,可见作者非常懂这个的。而这个红学家眼里的作者曹雪芹居然不顾自己爷爷曹寅的名讳,不但在《红楼梦》多次用到这个字,还拿字开玩笑,把唐寅错读成庚黄!就凭这一条就可以证明作者不是曹寅的后代!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根本不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应该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写的初稿,他的门生严绳孙化名曹雪芹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的润色。在最近发现的八十回以后的内容里,艺术性的描写影射了明朝的灭亡史,甚至包括袁崇焕的被杀,崇祯的上吊,李自成的流寇和满清的入关等故事。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有很多谐音,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谐音是原应叹惜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贾雨村的谐音是贾雨村言等等,而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谐音是什么呢?其实是家亡血史,也就是国破家亡的血泪史!《红楼梦》不是写的曹寅的孙子怀念自己自己祖上五品芝麻官的光辉历史,而是在隐写明亡清兴的历史!

曹寅的孙子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是个横跨两个世纪的大笑话,是政治人物干涉文学的必然结果,是个时代的悲剧。红学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只有做到政治与文学真正的脱勾,真正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做到科学地态度和严谨的学术精神,才能够得出科学的准确结论。愿中国的这个红学乱象早点过去,恶梦早点醒来,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胸来迎接红学的新时代!

所有跟帖: 

考据派是伪造证据的骗子。索引派是神经病。 -打字- 给 打字 发送悄悄话 打字 的博客首页 (88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13:56: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